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文藝復興建築的特色與風格




文藝復興(Renaissance)始於十五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斯(Florence),
在這之前,
歐洲的建築是充滿著尖塔、尖拱、肋拱、飛扶壁、與大面積彩色玻璃窗的哥德式(Gothic)風格。


在十三世紀末,
七次荒謬的十字軍東征終告結束,
而中世紀貴族與騎士階層的影響力也漸漸衰退。
隨著商業的日益繁榮,
社會結構也產生了變化,
像是中產階級的興起;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佛羅倫斯的麥迪西(Medici)家族。
麥迪西家族主要是靠著銀行業與羊毛而致富,
並在十五世紀時控制著有著共和體制的佛羅倫斯。
基於對藝術的素養及愛好,
他們運用了強大的財富與權力去廣納並贊助知名的藝術家、建築師、雕刻家與相關學者,
因此使得許多的人才聚集在佛羅倫斯。
此外教會的貪腐與斂財行為,
使得人們開始對教會產生反感與失望,
並進而將生活重心轉向了人文和周遭所接觸的事務上。
在這樣的環境與背景下,
一種新的想法也在這個城市醞釀與發酵。
人們懷念起古羅馬與希臘的一切,
並開始批評哥德式教堂的尖塔、尖拱、與不符合比例原則的建築技術,
甚至認為那是不文明與野蠻的表現。
而人本主義(Anthropocentrism)的甦醒,
更注入了一股新的動力與風格。
因此一種新的藝術風格與建築型態就在佛羅倫斯拉開序幕,
也就是所謂文藝復興。


事實上文藝復興是一種復古運動,
將消失已久的古希臘羅馬文化喚醒並使之再生與復興。
在繪畫上;
耶穌、聖母、天使、宗教上的聖人與其他的人物肖像,
表情已經不再是像中世紀繪畫般的那樣僵硬與形式化。
藝術家開始講究人體的比例並使用一些革新性的畫圖技法,
加上運用顏色層次變化所產生的立體感,
畫中的人物也讓人感覺到似乎是活了起來。
此外背景也不再是單調的藍色、金色或是簡單的線條,
透視法與構圖的巧妙運用,
具有立體感與距離感的建築物及自然風光也融入畫中。
因此相較於中世紀的藝術作品,
文藝復興在精神上雖然是一種復古風格的重現,
但在技術上卻是一種劃時代的革新與突破。
而在建築設計上;
人體與萬物的比例被廣泛的計算與研究,
尤其是黃金比例,
也成為了建築的依據與準則。
此外,
在西元1414年,
瑞士的修道院內發現了一本關於西元前一世紀羅馬建築師-維特魯維(Marcus Vitruvius Pollio)建築理論的手抄本,
這對當時崇尚古典的文藝復興的藝術家而言,
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
西元1486年,
經過整理後於羅馬印刷出版,
也就是著名的"建築十書"。
之後義大利的天才阿伯提(Leon Barrista Alberti)也於西元1452年完成"建築論",
並在西元1485年出版。
而西元1562年維紐拉(Giacomo da Vignola)出版的"五柱式規則",
則是將古希臘羅馬柱式(Order)整理出一套有系統的理論,
尤其是制定了五種柱式的比例與結構關係。
因此在文藝復興時期,
建築學已經演變成一門重要的科學,
裏面包含了幾何學、透視法、比例與對稱原則、繪圖、力學等綜合技術與理論。
而建築師也不再是一般的工匠,
就像是當時的藝術家一樣,
受到人們與王公貴族的尊敬及推崇。


相較於哥德式建築,
文藝復興建築有著迥然不同的特色:


1. <反對哥德式建築風格並回復古典風格>:
文藝復興的其中一個精神就是反對哥德式建築風格。
因此像是尖塔、尖拱、肋拱、飛扶壁等結構在文藝復興建築上是不被允許的,
取而代之...是圓形穹頂、半圓形的圓拱、水平的橫樑等。
此外也反對哥德式建築的高度無限提昇與過度採光,
因此使得當時發展成熟的彩繪玻璃因而沒落。


2. <講求比例、規律性、與對稱性>:
使用圓規、直角器、與尺來繪製建築物的結構圖,
並以圓形和正方形為主要設計元素,
至於不規則的平面、銳角、或是鈍角則是禁止使用。
此外門窗的寬度與間隔講求等距離與規律性,
而建築物的中心軸線兩側則是要求一致對稱性。
也因為建築物柱子的長度、屋頂的高度、門窗的距離等維持著一種固定比例關係,
所以建築師會花上許多時間去詳細計算並繪製設計圖。
相對的哥德式建築就比較不講究這種比例關係,
因此建築師會花上許多時間在整個建造的過程中,
並不斷地修正與改變建築草圖以符合其結構上與設計上的需求。


3.<圓形穹頂的運用>:
在古羅馬建築,
或是在羅曼式建築(Romanesque; 西元九~十二世紀),
都可以看到圓形的穹頂。
然而在十二世紀~十五世紀的哥德式建築中,
因為結構上承重的限制,
半圓形的穹頂可以說是幾乎消失,
高聳的尖塔反而成為當時建築物頂部的主要特色。
到了文藝復興時代,
圓頂又開始被應用在建築物上。
十五世紀時,
教堂的平面設計主要以希臘十字為主,
也就是類似瑞士國旗上的等長度十字,
而十字的交叉上通常會再放上一個半圓形的圓頂(穹頂)。
到了十六世紀,
則又加入了圓鼓頂。
此外,穹頂上會在搭建一座燈籠塔,
其目的是覆蓋穹頂尖端的開口,
並讓更多的光線進入內部。


4.<嚴謹的柱式(Order)系統>:
遠在西元一世紀前,
維特魯維的"建築十書"裏就有對古典五種造型的柱子比例與應用訂出一套準則,
而五種柱式分別是希臘時代的多利克式(Dorique)、愛奧尼亞式(Ionique)、柯林斯式(Corinthian)與羅馬時代發展出來的托斯坎式(Toscan)及複合式(Composite)。
西元1562年,
維紐拉出版了"五柱式規則",
五種柱式的理論也才終於有個標準的規範。
像是托斯坎式的高度為七個圓柱直徑、多利克式八個、愛奧尼亞九個、科林斯式與複合式則是十個,
在配置上,
因為托斯坎式有著樸實及簡單的外觀,
一般多用在具有鄉土簡樸風味的建築物上。
此外,因為視覺上的差異,
較高處的樓層因為看起來會比較低處樓層來得小,
為了彌補這樣的錯覺,
也就是每個樓層看起來的高度差不多大,
因此便採取隨著樓層的增加而增長柱子的長度與比例,
而柱式的比例就是依照此原則而制定出來的。
多利克式因為造型粗重,
通常都是放在建築物的底層。
而第二層的柱子則是會配置著愛奧尼亞式,
至於第三層則是會以柯林斯式或是複合式柱子為主。
若是去過羅馬競技場,
就會發現每一層樓的柱子形式就是依循這樣的原則而搭建上去的。

 
<羅馬競技場 第一層:多利克柱/第二層:愛奧尼亞柱/第三層:柯林斯柱 2006年攝於義大利>


最後也列上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建築師與建築物;
其中布魯涅內斯基可以說是文藝復興建築之父,
他死後也隆重地葬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內部(圓頂與燈籠塔是由他所設計的)。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 布魯涅內斯基設計 2006年攝於義大利>


而文藝復興巨匠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也是著名的建築師,
尤其是在羅馬台伯河上看到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圓頂就是他所設計的。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圓頂: 米開朗基羅設計 2006年攝於義大利>



若有機會去羅馬的萬神殿,
內部最多觀光客聚集的地方就是拉斐爾長眠之處。

<義大利羅馬萬神殿-拉斐爾墓 2006年攝於義大利>


至於米開朗基羅,
則是葬在佛羅倫斯的聖十字教堂,
不過他並不孤單,
因為他周圍還有馬基維利、伽利略、但丁(衣冠塚)、佩托拉克等陪伴著。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十字教堂-米開朗基羅墓 2006年攝於義大利>


布魯涅內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
米開洛左 (Michelozzo di Bartolommeo 1396~1472)
阿伯提 (Leon Battista Alberti 1296 ~ 1462 )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
布拉曼帖 (Donato Bramante 1444~1514)
拉斐爾 (Raffael Sanzio 1483~1520)
朱利亞諾.達.桑加洛 (Giuliano da Sangallo 1445~1516)
老安東尼奧.達.桑加洛 (Antonio da Sangallo the Elder 1455~1535)
小安東尼奧.達.桑加洛 (Antonio da Sangallo the Younger 1484~1546)
帕拉底歐 (Andrea Palladio 1508~1580)
瓦薩利 (Giorgio Vasari 1511~1574)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 (Santa Maria del Fiore 1420~1434 Brunelleschi)
義大利佛羅倫斯孤兒院 (Ospedale degli Innocenti 1419~1445 Brunelleschi)
義大利佛羅倫斯新聖母堂 (Santa Maria Novella 1448~1470 Alberti)
義大利佛羅倫斯麥迪西利卡第宮 (Palazzo Medici Riccardi 1444~1459 Michelozzo)
義大利羅馬人民聖母教堂禮拜堂 (Santa Maria del Popolo 1513~1516 Raffael)
義大利羅馬法爾內塞府邸 (Palazzo Farnese 1530~1546 Sangallo the Younger & Michelangelo)
義大利羅馬聖彼得小教堂 (Tempietto 1502~1510 Bramante)
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圓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1546~1564 Michelangelo)
法國布洛瓦堡法蘭西斯一世翼館 (1515~1525)



<羅馬台伯河上的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圓頂: 米開朗基羅設計 2006年攝於義大利>


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哥德式建築的特色與風格




哥德式(Gothic)建築盛行於十二~十五世紀的歐洲,
起源於法國北部。
至於名稱由來,
主要是文藝復興時期(十五世紀~十六世紀末)的藝術家認為古希臘及羅馬建築才是最完美的藝術風格,
而十二~十五世紀那兩~三百年左右的建築風格,
就像是中世紀黑暗時代入侵歐洲的野蠻民族哥德人(Goth)一樣,
是充滿著野蠻與不文明的,
因此便以這種具有鄙意的形容詞來稱呼此時期的建築風格。


現在留存下來的哥德式建築,
幾乎都是教堂,
少數則是城堡、政府機關或是民宅。
在中世紀,
教堂是代表著地方特色的建築物。
每到禮拜天做禮拜的時候,
幾乎整個鄉鎮的人都會聚集在教堂。
因此對於當時大部分的城鎮或是村莊而言,
教堂往往是地方上最顯著及巨大的建築物。
此外由於教宗在幾次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爭權中獲得勝利,
教會的力量可以是說非常的強大;
加上地方諸侯或是國王因為信仰與政治上的考量,
對於教會總是出錢出力,
因此雄偉的教堂才會一座又一座地矗立於歐洲的城鎮內。


在哥德式建築出現之前,
當時的建築風格稱之為羅曼式(Romanesque),
主要是盛行於西元十世紀末與十二世紀之間的歐洲。
而其教堂的特色,
就是將半圓形的圓拱置於厚重的石柱上。
到了十二世紀,
哥德式建築開始出現於法國的北部,
並以尖拱(Pointed Arch)取代羅曼式圓拱(Semicircular Arch),
由於尖拱在設計上可以藉由調整其拱的形狀來增加拱頂高度,
意即拱的形狀越尖就可以將教堂越往上延伸。
因此呈現十字交叉的兩個尖拱或是多個尖拱所形成的肋拱(Vault Rib)也就大量地運用在哥德式建築上。
此外就力學而言,
拱頂的重量除了向下的壓力外還有一股向外的力量,
對於分散拱頂的壓力,
尖拱也會比圓拱來得效果好些。
然而為了再加強整體建築的穩定性與分散更多的壓力,
哥德式教堂加上了其特有的扶壁(Buttress)與飛扶壁(Flying Buttress)架構,
也就是在教堂外看到類似鷹架或是肋骨的交錯結構。
因為尖拱、拱肋、扶壁與飛扶壁的運用,
哥德式建築就不需要太多厚實的牆體,
反而大部分的牆壁都被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所取代。
所以走進教堂的內部,
當陽光穿透這些圓形的玫瑰窗(Rose window)與長條形的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時,
絢麗的光輝拉近了人與上帝之間的距離,
甚至讓信徒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到了十三世紀末,
哥德式建築的正面還發展出具有精緻華麗的火焰狀(Flamboyant)裝飾。
並於十五世紀盛行於法國的諾曼第地區。
所以簡單地來說,
哥德式建築就是以輕盈與交錯的網狀石頭鷹架來支撐整個建築結構,
而充滿光線與雄偉的高度便成為其最大特色。
然而也因為其獨特骨幹結構的限制,
在哥德式教堂看不到像是古羅馬建築常見的厚重半圓形屋頂,
取而代之的則是裝飾華美的尖塔。

最後也列上幾個著名的哥德式教堂:
德國科隆大教堂 (Kolner Dom 1248~1880)
德國烏爾姆大教堂 (Ulmer Munster 1377~1850)
法國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de Paris 1163~1250)
法國亞眠大教堂 (Amiens Catherdral 1220~1288)
法國夏特大教堂 (Chartres Catherdral 1195~1250)
法國盧昂聖馬可盧教堂 (Eglise Saint Maclou 1436~1520)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Milan Catherdral 1386~1577)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Santa Maria del Fiore 1296~1461)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教堂 (Catedral de Barcelona 1298~1448)
英國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1245~1517)


<哥德式建築-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彩繪玻璃 2006年攝於義大利>


<古羅馬建築-義大利羅馬萬神殿-圓拱 2006年攝於義大利>


<哥德式建築-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尖拱與拱肋 2006年攝於義大利>


<哥德式建築-法國巴黎聖母院-飛扶壁與尖塔 2006年攝於法國>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再次的造訪香江(4/4)-美食大進補




第二次的造訪香港,
當然又吃了一些新的美食,
也因此簡單的介紹一下。


<鴻星酒店(尖沙咀彌敦道83-97號華源大廈1樓):石頭魚/港式點心/燒賣/小籠包...>
這間酒店位於尖沙咀站出口的彌敦道上,
下榻的Holiday Inn飯店(彌敦道50號)就位於斜對面。
事實上這是第二次造訪這間餐廳,
裏面最有名的料理就是石頭魚,
可以說在香港是首屈一指的。
石頭魚的外觀非常地醜陋,
而且背鰭上的毒腺會分泌神經性毒素,
其毒性算是非常的強烈,
因此在料理上需要專門的廚師來處理。
雖然說石頭魚其貌不揚,
然而其肉質卻滑嫩具有彈性,
味道上也非常的鮮美。
除了石頭魚,
這間餐廳的港式點心燒賣也不錯,
此外也可以買一些包裝好的小魚干(銀魚)當作伴手禮或是零嘴食用。





<利強記北角雞蛋仔(尖沙咀彌敦道178號):雞蛋仔(1底11元)/咖哩魚蛋(1串10元)>
雞蛋仔就像是台灣的雞蛋糕,
只是不像台灣是一粒一粒的裝在紙袋裡,
香港的雞蛋仔是一堆尺寸較小的雞蛋糕彼此間連成一整片,
因此販賣時是以一底(一片)為單位。
吃起來外面酥脆而裡面鬆軟,
而這間店面賣的咖哩魚蛋也非常有名。
之前在台南的花園夜市曾經吃過陳記港式魚蛋,
兩者在味道上很接近,
但香港的魚蛋咬起來就比較有嚼勁。






<羅富記粥麵(中環擺花街50號): 鯪魚球粥/雲吞麵/小欖炸魚球)>
香港的粥因為熬煮的關係,
喝起來感覺上比較黏稠。
鯪魚球粥是這間店的主要賣點之一,
吃起來除了有鯪魚的特殊味道與口感,
裏面添加的陳皮也讓魚丸有一種特殊的風味。
此外吃粥當然要配上油條,
香港的油條(稱作油炸鬼)麵粉比較厚實,
因此吃起來不像台灣那般的酥脆。
若是吃完了粥還有胃口,
再點上一份小欖炸魚球也是不錯的選擇。



<泰昌餅家(中環擺花街35號地下): 蛋塔/波羅包>
<檀島咖啡餅店(中環士丹利街33號地下): 蛋塔/奶茶/波羅包>
在地鐵中環站皇后大道一帶有兩間很有名的蛋塔店,
一間是位於中環擺花街上的泰昌餅家,
另一間則是位於史丹利街的檀島咖啡餅店,
兩間店的距離只有幾分鐘的路程。
泰昌的蛋塔屬於較傳統的蛋塔,
餅皮吃起來酥鬆。
而檀島的蛋塔則是屬於酥皮,
也就是像肯德基所賣的葡式蛋塔。
以餅皮而言,
檀島的蛋塔比較有特色,
尤其是號稱一百多層的酥皮。
但論起內餡,
泰昌蛋塔滑嫩的口感及香甜的滋味,
吃起來反而比較令人印象深刻。
難怪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總是喜歡來買泰昌的蛋塔。






<鏞記(中環威靈頓街32-40號): 金牌燒鵝/蜜汁叉燒包/禮魚子琵琶蝦...>
鏞記酒家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時有著非常金碧輝煌的門面,
加上被許多國際雜誌評鑑為十五大最佳食府或是名列十大菜譜,
因此店內總是座無虛席。
而鏞記最有名的招牌就是金牌燒鵝,
皮香而多汁,
鵝肉則是咀嚼中帶著一股鮮甜。
此外禮魚子琵琶蝦、蜜汁叉燒包、清湯牛肉爽、雪菜豆腐餃等都是一些旅遊書上的推薦佳餚哦~






<金鳳茶餐廳(灣仔春園街41號): 凍奶茶/波蘿包/公仔麵/通心麵>
在簡陋甚至有一些髒亂的灣仔春園街裏,
有一間店面普通的餐廳。
裏面的座位非常壅擠,
加上人非常的多,
兩個人的位子竟然也可以擠上四個人。
然而這間餐廳卻有著香港最有名的奶茶,
說真的在喝這間餐廳的奶茶之前,
心裡想說"不過是杯奶茶...",
因為之前在旺角的銀龍粉麵茶餐廳、尖沙咀的大家樂喝的奶茶就是這種感覺。
只是這間餐廳的奶茶很有名,
因此還是照例點了一杯凍奶茶。
當喝下第一口後,
才發現這間店的奶茶果然特別,
尤其是喝完之後的回甘與茶香味,
更是在台灣喝奶茶所未有的感覺。
此外看到滿多人點公仔麵,
因此也就跟著點了一份餐肉公仔麵。
事實上公仔麵就是泡麵,
但會再加上一些滑嫩的肉片或是其他材料,
吃起來其實還滿可口的。
此外通心粉也是高人氣的餐點,
只是胃已經脹到吃不下了~
下次若有機會再造訪,
我想會選擇凍奶茶配上波蘿包吧~


 





<舢舨海鮮酒店(南丫島榕樹灣大街16號地下): 瀨尿蝦/鼓油炒麵/肉絲炒麵/避風塘炒蟹 ...>
南丫島有很多的海鮮店,
其中最豪華也最有名的莫過於位於索罟灣的天虹海鮮酒家,
這間餐廳甚至還有免費的接駁船往來於索罟灣與中環碼頭之間;
此外其招牌菜餚"辣中辣蝦中蝦"還曾榮獲2005年香港美食至高榮譽金獎。
然而這次的南丫島之旅因為距離的考量而沒有機會去造訪,
因此就選擇了榕樹灣大街的舢舨海鮮酒店。
看著餐廳的菜單點了瀨尿蝦、鼓油炒麵、肉絲炒麵、炒青江菜等菜餚。
港式炒麵的特色就是外脆內軟而麵細,
說實在滿喜歡這樣的口感。
而瀨尿蝦肉質鮮美有嚼勁,
雖然肉不是很多,
但來香港總是會讓人忍不住一點再點。



<樂園牛丸王(旺角花園街11號): 牛肉花膠丸/雲吞/魚麵/炒魚皮...>
牛肉花膠丸是這間店最出名的小吃,
幾乎每一本旅遊的書只要提到電影食神的爆漿丸就會提到這一家店。
然而除了必點的牛肉丸,
這次又點了雲吞、魚麵、炒魚皮等,
特別一題的是炒魚皮這道小吃。
在香港的許多餐廳裏,
總是會看到透明的塑膠桶裝著炸過的魚皮。
而魚皮的材料是黃鱔皮,
經過油炸後就會放入塑膠桶內儲藏。
吃起來像是安平或是台灣餐廳的蝦餅,
但卻沒有魚腥味及油味



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再次的造訪香江(3/4)-嗇色園黃大仙祠與維多利亞港的天星小輪


(2008.03.01)


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最名的廟宇之一,
位於香港地鐵觀塘線的黃大仙站旁,
廟裡供奉的是東晉時道教神祇赤松仙子-黃初平。
由於香火非常的鼎盛,
一走出地鐵站就可以看到川流不息的人潮進出廟的幾個出入口。
在廟的門口會有一個收香油錢的管理人員,
奉上一些銅板,
便沿著階梯走進廟裡的大殿。
大殿上會看到紅色的巨大牌坊,
上面寫著"赤松黃仙祠"。
在這裡到處可以看到拿著籤筒求籤的香客,
因為黃大仙祠的籤以靈驗而出名,
所以附近也有一些專門解籤的相命館。
除了眾多來自各地的香客外,
也有許多是來自韓國、日本、中國等國家的觀光客。
由於信徒點的香實在太多,
大殿跟香爐一帶總是瀰漫著白色的煙霧,
待太久還會嗆到眼淚都流出來~





在黃大仙祠求了一些福袋後,
便又乘坐地鐵回到了住的地方-尖沙咀。
看一看手錶也差不多快要中午了,
因此帶著行李辦理退房,
接著就是坐地鐵到中環站的華航櫃台(機場快線)辦理預先登機及行李托運。


擺脫了惱人的行李,
下午就選擇在中環、尖沙咀、灣仔一帶閒逛,
此外也特別坐了兩趟天星小輪。
天星小輪是來往尖沙咀與中環之間的渡輪,
坐一趟的票價並不貴,
依距離的長短而有不同的票價,
價格介於1.7到5.3元港幣之間,
從中環與尖沙咀的渡輪坐位還有上下層的區分,
上層的座位會比下層的座位貴0.5元港幣,
但相對的視野也比較好。
國家地理雜誌曾將航行於維多利亞港的天星小輪列為"人生五十個必到的景點"之一。
因此建議到了香港若有時間最好是親自體驗一下。
在將近二十分鐘的航程裏,
伴隨著海風吹拂,
映入眼簾的是維多利亞港灣的海景與林立的高樓大廈。
若是在晚上坐著天星小輪來往維多利亞港,
相信那又是另一種浪漫的感覺。



此外在中環碼頭(或是尖沙咀碼頭)還可以選擇搭乘鴨靈號中式帆船,
150年前航行在香港、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的戎克船(junk)就是這樣的外型。
登船的船票需事先去香港旅遊發展局旅客諮詢及服務中心索取,
坐一趟差不多是一個小時,
雖然價格是免費,
但由於只有禮拜四、六各兩個船班,
加上一次只能坐30個人,
因此若要坐的話最好事先託人去辦理,
不然通常到現場再去辦都會坐不到。



2008年3月8日 星期六

再次的造訪香江(2/4)-昂坪360纜車與天壇大佛


(2008.02.29)


在坐過了國內外許多著名的空中纜車,
像是新加坡往聖淘沙的纜車、貓空纜車、立山黑部的纜車等,
當然香港的昂坪360纜車也不能錯過,
尤其是整個纜車系統的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
因此這一次的香港之行也規劃了這趟行程。




昂坪360纜車站位於香港地鐵東涌線的的東涌站旁,
也就是在大嶼山赤鱲角國際機場的南邊。
整個纜車與昂坪市集行程有個很好聽的名稱..."身心啟迪之旅",
至於360的名稱由來,
則是意謂著在車廂內可以透過大面積的玻璃以360度的方式欣賞著外面的風景。
平常日的來回成人票價是88元港幣,
例假日則是98元港幣。
一個纜車車廂最多可以容納17個人,
跟台灣貓空纜車一樣裡面沒有空調。
這次坐的時候因為是禮拜五的上班時間,
所以就只有三個人坐在一個車廂。
當天下午的溫度差不多只有十度左右,
坐的椅子又是金屬製的,
加上外面冷冽的風不斷地灌進車廂內,
唯一的感覺就是冷到受不了~



纜車的終點是昂坪,
路線全長5.7公里,
比貓空纜車還要長1.6公里,
整趟行程差不多是二十幾分鐘。
坐在纜車的車廂裡,
透過玻璃可以看到赤鱲角國際機場、天壇大佛及南中國海。
整個纜車隨著山脈及地形的起伏忽高忽低,
若是有懼高症的人可能會軟腳,
因為往下看是至少距離幾十公尺的海平面,
此外受到大嶼山地形的影響,
突然吹來的強風也會讓車廂搖晃不已。
事實上,
昂坪纜車也跟貓空纜車一樣,
一開始營運時因為許多的故障或是突發狀況而經常被迫停駛,
去年(2007年6月)甚至發生車廂脫離鋼纜而掉落到海邊的事件。
隨著遠方的大佛越來越近,
纜車也漸漸地靠近終點-昂坪。





出了昂坪纜車站,
眼前出現的是中國式建築的廣場-昂坪茶館與一些賣紀念品的商店,
再繼續走下去,
就是寶蓮寺與天壇大佛。
天壇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戶外青銅坐佛,
底下則是有二百六十八級的石階。





回到了昂坪纜車站,
坐上了前往東涌站的回程纜車。
夜色漸漸灰暗,
都市的燈火也點綴著香港的夜空。
車廂緩緩地進入東涌纜車站,
突然間纜車靜止了,
只見現場工作人員以手動的方式開啟前一輛纜車的車廂門,
並協助理面的人離開車站。
而自己所坐的車廂卻差個十公尺就可以完全進站,
此時我弟跟我媽就不約而同說"還好不是掛在半空中,至少還是在車站裡面",
只是他們話說完幾分鐘後,
整個車廂突然往後倒退離開車站,
並懸掛停止在半空中~
看著他們蒼白慌張的神情,
我倒是覺得有一點興奮,
或許是我的神經太大條了。
等了十幾分鐘後終於恢復正常,
並穩穩地進入纜車站內。
結束了這一趟令人印象深刻的纜車行程,
也離開了大嶼山,
晚餐...就在有著熱鬧人潮的油麻地廟街夜市解決了。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再次的造訪香江(1/4)-遠離都市城囂的南丫島


(2008.02.29)


幾年前有一部港劇-美食情緣,
內容是以南丫島為背景的愛情故事。
剛好前一陣子愛看港劇的弟弟及母親因為入戲太深,
在她們的要求之下,
這部港劇便成為這次去香港的理由,






南丫島是香港的第三大島,
因為整個島的形狀像漢字的"丫",
加上位於香港島的南邊,
因此便被稱之為南丫島。
一般去南丫島都是從中環的四號碼頭城坐渡輪前往,
船班從早上六點一直到晚上十一點都有,
船班的間隔差不多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
因此交通還算是便利。
航行一趟普通渡輪是35分鐘,
快輪的話則是25分鐘。



整個島上看不到汽車,
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
偶而會看到由單人駕駛的大型沙灘車。
少了都市的車輛吵雜聲,
在南丫島,
反而給人一種優閒與純樸。
也因此許多的歐美人士總是喜歡來這個島上度假。


島上的村落主要集中於榕樹灣與索罟灣一帶。
兩個港灣的距離差不多要走上一個半小時,
考量到母親的體力,
往南就只有走到離榕樹灣約二十分鐘的洪聖爺灣泳灘。
榕樹灣碼頭一走進去,
就是南丫島最熱鬧的地方-榕樹灣大街。
街道上林立著一些餐廳、海鮮店、咖啡館及各式各樣的商店,
在這裡可以很悠閒地走著,
因為...不會有車輛來干擾~




要去南丫島的其他地方,
可以選擇租腳踏車或是步行。
走在南丫島的遠足徑上,
除了看到一些零星的民宅,
路徑兩旁盡是翠綠的灌木林。
而頭頂上層層交錯的蔥鬱枝葉,
也讓許多的路段就像是綠色隧道,
伴隨著清脆的鳥鳴聲與陣陣從海邊吹來的微風,
漫步間也多了些舒坦與涼意。




在前往洪聖爺灣泳灘的路上,
會經過一間樸實簡陋的豆花攤-建興亞婆豆腐花。
坐在樹蔭下的棚子裡,
吃著鐵盤上一碗碗白色的手工豆花,
其細緻的口感與香甜的糖水,
也讓人有一種遠離都市喧囂的純樸感覺~




 


穿過了茂密的林蔭步道,
走下了階梯,
也到了洪聖爺灣.
洪聖爺灣泳灘是由一大片白沙所構成的沙灘,
沙灘上散布著巨大平坦的紅色岩塊。
附近也有一些冰店、餐廳及烤肉區,
或許是因為來的時候並非假日,
整個海灘上幾乎看不到戲水的遊客。


 






 


走了將近一個小時,
又回到熱鬧的榕樹灣大街。
在餐廳點了瀨尿蝦、一些海鮮及鼓油炒麵。
茶足飯飽之後,
也坐上了往中環的快輪,
離開了這個幽靜的周潤發故鄉-南丫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