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橫跨歐亞之間的土耳其海峽(上)-恰納卡萊海峽(6/35)~



在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片海域將歐洲與亞洲分開,
一般稱之為"黑海海峽"或是"土耳其海峽",
海峽的東邊是亞洲,
西邊則是歐洲。

這個海峽控制著黑海的出入口,
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加上又是東西方文明的交界,
像是波斯與希臘、奧斯曼土耳其與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與歐洲列強等,
因此許多慘烈的戰役也是以這個海峽為主要戰場。


事實上,
土耳其海峽是由兩個海峽與一個內海所組成,
北邊的海峽稱之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英語: Bosporus Strait),
土耳其人則稱之為伊斯坦堡海峽 (土耳其語: İstanbul Boğazı),
著名的伊斯坦堡就位於海峽兩側。
而南邊的海峽是達達尼爾海峽 (英語: Dardanelles Strait),
或是土耳其人習慣稱呼的恰納卡萊海峽 (土耳其語: Çanakkale Boğazı),
海峽的東側為小亞細亞,
至於西側則是加里波利半島(土耳其語: Gelİbolu Yarımadası; 英語: Gallipoli Peninsula )。
此外在兩個海峽之間還有一個內海,
稱之為馬爾馬拉海 (Sea of Marmara),
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海。

西元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征服了海峽西岸的東羅馬帝國後,
五百五十多年來,
這一片區域就一直是屬於土耳其人的勢力範圍。

土耳其海峽的北邊-博斯普魯斯海峽(伊斯坦堡海峽)有兩座大橋橫跨在歐亞大陸之間,
因此往來兩地方便的方式就是坐車,
不然就是乘坐渡輪。
至於南邊的達達尼爾海峽(恰納卡萊海峽),
因為沒有橋樑連接,
所以乘坐渡輪是最快的方式。

<加里波利半島的埃西阿巴特(Eceabat)>


從位於歐洲加里波利半島的埃西阿巴特(Eceabat)港口坐渡輪到海的另一端,
也就是亞洲的恰納卡萊(Çanakkale),
大概需要三十幾分鐘的航程。

由於這片海域位處於內海,
因此也顯得風平浪靜。
倚靠上層甲板的欄杆,
柔和的海風及行駛中的渡輪稍微弄縐了深藍色的海面,
渡輪的兩旁是尾隨的海鷗,
揮動著翅膀不斷地追逐著...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有一場著名的戰役;
稱之為加里波利戰役(Battle of Gallipoli)、達達尼爾戰役(Dardanelles Campaign),
或是土耳其人稱的恰納卡萊之戰(Çanakkale Savaşlari)。
其戰爭發生的地點,
就是位於風光明媚的達達尼爾海峽(恰納卡萊海峽)一帶。

在將近十一個月的激戰中,
協約國聯軍有四萬四千多人戰死,
九萬七千多人受傷;
而屬於同盟國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則是犧牲了八萬六千多人,
受傷的人數高達十六萬四千多人。
雖然土耳其人傷亡慘重,
卻也贏得了戰爭最後的勝利。
不但擊退英國、法國、澳洲、紐西蘭、印度等多國的協約國聯軍,
另一方面,
也粉碎了當時英國的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所提出的戰略計畫;
就是由英國海軍控制達達尼爾海峽,
並在里波利半島登陸揮軍直取伊斯坦堡的計畫。

此外,
這次負責指揮土耳其軍隊的凱末爾上校也因為這場戰役而聲名大噪,
隔年更因為成功地保衛伊斯坦堡而揚名歐洲。
之後這個國家將在他的帶領下,
擊退來犯的歐洲列強與野心勃勃的希臘人,
並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共和國。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奧斯曼帝國的衰亡與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5/35)~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十七世紀末時領土擴張到最大,
然而到了西元1683年,
第二次圍攻維也納失敗,
從此歐洲人開始不再懼怕東方的土耳其人,
而奧斯曼帝國也進入了停滯與衰退兩個時期。


西元1711年,
俄國的彼得大帝與奧斯曼帝國於多瑙河一帶交戰,
彼得大帝身陷大軍包圍,
這時奧斯曼帝國竟然與俄國簽訂了普魯特條約並放過彼得大帝一馬,
從此以後,
土耳其的領土便被俄羅斯人所蠶食。
到了二十世紀,
進入現代化的歐洲列強不斷瓜分奧斯曼帝國廣大的領土,
西元1911年的土義戰爭,
奧斯曼盡失北非的領土。
西元1912、1913年兩次的巴爾幹半島戰爭,
整個巴爾幹半島只剩下東邊的伊斯坦堡與艾迪內(東色雷斯)是屬於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西元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土耳其加入了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所組成的同盟國,
並對抗由俄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美國等國組成的協約國。
西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土耳其慘敗,
協約國及鄰近國家紛紛派兵占領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
此時帝國的領土只剩下小亞細亞,
然而小亞細亞只能用殘破不堪來形容,
因為最大的兩個城市-伊斯坦堡(istanbul)伊茲米爾(izmir)分別被協約國與希臘所占領,
而法國、希臘、亞美尼亞等國家也都派兵強占小亞細亞的部分地區。


曾經是世界一等一的強國,
現在卻因為歐洲國家的瓜分而殘破不堪,
甚至連僅存的小亞細亞領土也都是四分五裂,
因此土耳其的愛國志士也發起了救亡圖存運動。
其中有一個人帶領著土耳其人擊退列強,
並將土耳其建立成一個民主共和的國家,
這個人就是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
在奧斯曼帝國衰微後,,
鄰近的希臘王國便對小亞細亞領土虎視眈眈,
其國王君士坦丁更幻想著征服小亞細亞,
希望建立起一個"大希臘國"。
因此希臘在英國的煽動與支援下,
不斷發動對土耳其的侵略戰爭。
西元1921年,
希臘布署小亞細亞的軍隊就有三十萬人之多。
同年的八月,
兩國軍隊在安卡拉80公里外的沙卡拉河(Sakarya Nehri)交戰,
六萬兵力的土耳其軍對上十二萬兵力的希臘軍,
當時的戰況非常激烈,
連總司令凱末爾都因為流彈而被打斷一根肋骨。
雖然土耳其軍隊人數只有希臘軍的一半,
然而戰敗的卻是希臘大軍。
這場戰之役後整個情勢開始逆轉,
西元1922年土耳其軍隊全面反攻,
陸續收復小亞細亞西邊的領土,
9月9日收回被希臘軍隊占領三年多的伊茲米爾市,
三天後又收復布爾薩(Bursa),
9月18日希臘軍隊完全被逐出小亞細亞。
之後土耳其軍隊分頭朝向伊斯坦堡與恰那卡雷海峽(又稱達達尼爾海峽)前進,
這時協約國出面調停,
希臘撤出土耳其位於歐洲東邊的東色雷斯區,
伊斯坦堡與海峽一帶領土移交給土耳其大國民會議政府,
但協約國部隊在合約簽訂之前仍繼續駐紮在伊斯坦堡。


西元1922年11月,
國會廢除了帝制,
立國633年的奧斯曼帝國終告結束,
末代蘇丹穆罕默德六世也離開土耳其流亡海外。

到了1923年,
舉行洛桑和會,
洛桑條約的簽訂也使得土耳其人獲得了完全的獨立與自主。
依照合約協約國部隊於10月2日完全撤出伊斯坦堡,
被占領五年的伊斯坦堡終於回歸土耳其人的懷抱。
10月13日,
基於戰略位置的考量,
國會宣布將首都從伊斯坦堡遷至小亞細亞內陸的安卡拉。
10月29日,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國會議員凱末爾被推選為第一任土耳其總統。
西元1924年3月1日,
凱末爾廢除哈里發制度,
從此伊斯蘭世界的哈里發一詞也消失在歷史上。
雖然土耳其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但在西元1928年,
憲法取消了"國教為伊斯蘭教"的條文,
因此土耳其在法理上已經不是個伊斯蘭教國家。
之後採用拉丁字母取來代使用已久的阿拉伯文,
廢除回教曆,
廢除宗教學校,
並規定不論貧富性別,所有人一律平等,
種種的改革與西化運動,
也讓土耳其成為眾多穆斯林國家中實行現代化最成功的典範。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奧斯曼帝國的全面擴張(4/35)~

奧斯曼帝國在穆罕默德二世攻滅了東羅馬帝國後,
帝國也進入了所謂的擴張時期(西元1453年~1683年)。
十五世紀中,
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涵蓋小亞細亞西半部與巴爾幹半島東半部。

到了十七世紀末,
領土已經擴張到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埃及、非洲與阿拉伯半島的紅海沿岸、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西半部、黑海與裏海之間、整個小亞細亞、巴爾幹半島、烏克蘭南部、匈牙利、羅馬尼亞、奧地利東部等,
是一個橫跨著歐亞非三大洲的巨大帝國。
此外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也非常強大,
在十六世紀時是整個地中海海域的霸主。


 


 


擴張時期較著名的蘇丹分別是穆罕默德二世、栖林姆一世、蘇萊曼大帝。


 


1. 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Fatih Sultan Mehmet 1432-1481):

他最有名的戰役就是在西元1453年消滅了東羅馬帝國,
並攻下了堅固的君士坦丁堡,
從此以後君士坦丁堡便成為土耳其的領土。
在穆罕默德二世統治的三十年間幾乎年年征戰,
除了消滅了古老的東羅馬帝國,
西元1475年,
攻下克里米亞汗國,
使得整個黑海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內海。
到了西元1480年,
奧斯曼帝國攻打義大利半島,
這場戰役讓義大利人膽戰心驚,
然而隔年也因為他的病逝,
對義大利的戰爭終於宣告結束。
穆罕默德二世雖然好戰,
但他對於其他宗教信仰卻採取寬容的態度,
因此在巴爾幹半島的基督教徒、猶太教徒都可以繼續信奉原來的宗教。
對於東西文化,
他抱持著包容與接受的態度,
甚至聘請一些威尼斯畫家來幫他作畫。
此外他也使用羅馬皇帝的稱號,
以增加在歐洲領土統治的合法性與正統性。


2. 栖林姆一世(殘酷的勇者)(I. Selim 1465-1520)

栖林姆一世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孫子,
他勇猛善戰,
將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擴充了2.6倍,
因此獲得了"殘忍的勇者"稱號。
在他即位後的第三年-西元1514年,
便對伊斯蘭教的另一派系"什葉派"的伊朗用兵,
戰勝後取得了小亞細亞東部的領土。
西元1517年,
他攻占了埃及的開羅,
奴隸王朝(Mameluke;奴隸的意思, 源自於阿拉伯人對他們的稱呼)的蘇丹托曼巴(Tomanbay)戰敗被處死,
奴隸王朝因此滅亡,
而奧斯曼帝國獲得了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阿拉伯半島西部沿岸等地的領土,
其中包括了伊斯蘭教的最重要聖地麥加、麥地那,
因此栖林姆一世也自稱"兩個聖城的僕人"。
此外在埃及的阿拔斯王朝哈里發(Caliphate)"穆塔瓦基勒三世(Al-Mutawakkil III)"被俘獲並送至伊斯坦堡,
於是他將阿里發的頭銜獻給了栖林姆一世。
這在伊斯蘭的世界裏所代表意義是非常重大,
因為哈里發是真主阿拉使者的繼承人,
換言之也是所有穆斯林的宗教領袖,
其地位相當於天主教的教宗。
因此栖林姆一世在獲得哈里發的頭銜之後,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便成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宗教領袖及領導人。


3. 蘇萊曼一世(立法者)(Kanuni Sultan Süleyman 1494-1566 )

蘇萊曼一世是栖林姆一世的兒子,
由於他制訂了許多的法律,
因此被稱之為"立法者"。
西元1526年,
他率軍遠征匈牙利,
其國王路易二世溺死於沼澤中,
從此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便與奧地利接壤。
西元1529年,
奧斯曼大軍第一次兵臨奧地利的維也納城下,
後來嚴冬將至,
因此只好撤軍,
從此以後維也納就變成了抵禦東方土耳其大軍的前哨站。
西元1532年,
奧斯曼帝國東征,
攻下了巴格達城
之後又於西元1548、1553年遠征伊朗,
獲得了亞美尼亞、伊拉克等領土。
西元1534年,
蘇萊曼一世任命巴巴羅斯(Barbaros)為海軍總司令。
西元1538年,
巴巴羅斯與威尼斯、熱內亞、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所組成的聯合艦隊大戰於位在希臘西部的普雷費塞海灣,
結果奧斯曼帝國海軍以寡擊眾,
以122艘艦艇擊潰了602艘艦艇組成的歐洲聯合艦隊,
因此地中海也變成了奧斯曼帝國海軍的勢力範圍。
到了西元1551年,
奧斯曼帝國又派出軍隊占領北非的利比亞,
並於隔年底,
攻占羅德斯島。
蘇萊曼一世在位的四十六間,
正是奧斯曼帝國國力達到最顛峰的狀態,
也因此歐洲人給了他"蘇萊曼大帝(Suleyman the Great)"的稱號。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奧斯曼帝國的興起與東羅馬帝國的結束(3/35)~

奧斯曼(Osman)土耳其帝國的名稱是源自於開國者奧斯曼,
Osman是其土耳其發音,
相對應的英文發音則是Ottoman,
音譯成中文發音就是鄂圖曼。
所以奧斯曼土耳其與鄂圖曼土耳其指的都是同一個帝國。




奧斯曼源自於冒頓單于(烏古斯可汗)部族的第一支(右支)"灰箭支"卡耶部落(Kayılar)。
十三世紀時,
位於中亞兩河之間(阿姆河、錫爾河;烏茲別克與哈薩克南部一帶)的卡耶部落為了躲避成吉思汗西征,
向西遷移到了小亞細亞一帶。
當時小亞細亞是屬於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的領土,
因此在蘇丹阿拉埃丁凱庫巴特一世(I. Alaeddin Keykubat)的安置之下,
卡耶部落便駐紮在安卡拉西邊200公里的邊境-瑟于特(Söğüt)一帶。


 


西元1299年,
淪為伊兒汗國的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已無力去壓制國內的分裂勢力,
擁有兵權的將領紛紛自立為侯國(Beylik)。
在帝國最西邊的卡耶部落當然也不例外,
其首領奧斯曼(Osman)便以自己的名字創建了奧斯曼侯國。
奧斯曼侯國剛成立時只是一個弱小的侯國,
西邊緊鄰著立國千年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只是此時的東羅馬帝國已經是積弱不振,
因此奧斯曼侯國採取了西進政策,
也就是蠶食著小亞細亞西部甚至是歐洲東部的東羅馬帝國領土。
西元1326年,
奧斯曼之子歐兒汗(Orhan)攻佔了靠近馬爾馬拉海(Marmara Sea)的布爾薩(Bursa)。
西元1354年,
歐兒汗派出長子蘇萊曼攻佔緊鄰著達達尼爾海峽與愛琴海的加里波利半島(Gelibolu Yarımadası; The Gallipoli peninsula),
並在此建立橋頭堡,
這也是土耳其帝過的勢力首次跨海到達歐洲。
到了西元1362年,
歐兒汗之子穆拉特一世(I. Murat)渡過馬爾馬拉海攻陷歐洲東邊的艾迪爾內(Edirne),
這時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開始與保加里亞接壤。
西元1396年,
穆拉特之子巴耶吉特一世(I. Bayezit)擊潰歐洲聯軍,
勢力已涵蓋到歐洲的多瑙河東岸,
此外也在十年間向東幾乎平定大部分的小亞細亞。
就在此時中亞興起了一個強大的突厥化蒙古帝國帖木耳(Temur),
向東征服了伊朗、高加索、伊拉克等地。
兩大勢力也在西元1402年於安卡拉一帶交戰,
結果奧斯曼帝國戰敗,
巴耶吉特一世被俘,
帝國從此陷入了分裂混亂的局面。
西元1413年,
巴耶吉特一世之子穆罕默德一世(I. Mehmet; 梅荷美特一世 )取得政權並平息內亂。
到了穆罕默德二世(II. Mehmet; 梅荷美特二世),
奧斯曼帝國又開始強盛起來,
尤其是在西元1453年攻陷了伊斯坦堡,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最後一任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光榮戰死,
這場勝利讓西方甚至是全世界震撼不已。


 


在這也簡單地介紹一下東羅馬帝國的歷史;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建立始於西元330年,
當時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名為拜占庭(Byzantium; Βυζάντιον)的古城上建立新首都,
其名稱是新羅馬(Nova Roma),
也就是日後的君士坦丁堡或是突厥人及阿拉伯人習慣稱呼的伊斯坦堡。
從此之後羅馬帝國的政治重心東移,
到了西元395年,
羅馬帝國甚至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
西元476年,
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亡,
而東羅馬帝國也就成為羅馬帝國的唯一繼承政權。
因此在九百多年後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正式宣告了羅馬帝國的政權終結,
若是從西元前753年第一任國王羅穆魯斯(Romulus)在羅馬建城算起,
羅馬的國祚長達了兩千兩百年,
若是從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庭建城的那一年算起,
東羅馬帝國的國祚也有一千一百二十幾年。
總而言之,
西元1453年,
在世界史上所代表的是中世紀的結束,
一個歷史悠久的帝國結束;
另一方面卻也是一個強大的伊斯蘭帝國興起,
接著兩百多年,
奧斯曼帝國的強大也讓歐洲人吃足了苦頭。


 


附帶一提,
東羅馬帝國雖然位於希臘甚至使用希臘語,
但帝國的的皇帝及人民都以羅馬人自居,
因此其帝國的正式名稱是羅馬(Ρωμανία),
而週遭的國家也都稱呼他們為羅馬人。
東羅馬帝國這個名稱是17世紀以前西方史學家為了區別古羅馬帝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稱呼,
到了17世紀以後,
拜占庭帝國(Βυζαντινή αυτοκρατορία)的稱呼才逐漸被西方史學家所廣泛採用。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源自於匈奴的土耳其人(2/35)~

土耳其雖然距離中國北方四~五千公里以上,
然而今日的土耳其人仍自認為是匈奴人後裔。
在其早期的文學創作"烏古斯可汗史詩"裏,
裡面提到的烏古斯可汗就是國中歷史課本裏曾經出現的冒頓單于,
當時位於中國北方的冒頓單于還曾經把漢高祖劉邦圍困在平城的白狼山上。
之後烏古斯可汗(冒頓單于)全族分成兩支(灰箭支與三箭支)各十二個部落,
其中鄂圖曼土耳其人源自於第一支(右支)"灰箭支"的卡耶部落(Kayılar),
而塞爾柱土耳其則是源自於第二支(左支)"三箭支"的克尼克部落(Kınıklar)。

隨著漢朝的強大,
匈奴在西漢的衛青、霍去病與東漢的竇憲幾次北伐行動中大敗,
國力從此一蹶不振。
加上匈奴南、北分裂,
除了南匈奴曾在魏晉南北朝建立了幾個短命的地方政權外,
整個中國北方、中亞一帶已經各被鮮卑、柔然所掌控。
到了五世紀,
匈奴人也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
然而到了西元552年,
原臣屬於柔然的匈奴人後裔土門可汗在蒙古高原上擊敗了柔然,
並建立了突厥帝國。
其中突厥是從Türk的音所翻譯而來,
直到今日,
Türk仍是土耳其民族的稱呼。
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以土耳其(突厥)為名稱的國家。

西元583年突厥內亂
分裂成大漠南北的東突厥與中亞一帶的西突厥,
之後在唐朝的大將李靖、李勣(西元630年滅東突厥)與蘇定方(西元659滅西突厥)征伐之下,
突厥也就漸漸趨於衰亡。
到了西元682年,
突厥曾一度中興,
並成立了後突厥帝國。
然而到了西元745年,
後突厥帝國被突厥人的一個支系回紇(回鶻)所滅。
只是九世紀中葉後,
回紇也滅亡,
這時突厥人開始往西進行民族大遷移,
遷徙的過程中也與當地的民族混血融合。

十世紀前後,
他們遷移到了鹹海一帶,
並建立了兩個回教國家-卡拉罕(Karahanlılar 932-1212)與哥疾寧(Ganzneliler 963-1183)。
就在同時,
有一個突厥人部落也漸漸強大,
其酋長就是冒頓單于的後代子孫-塞爾柱(Selçuk)。
西元1031年,
塞爾柱部落越過阿姆河並打敗哥疾寧的軍隊。
到了西元1037年更攻陷伊朗北部,
成立了塞爾柱帝國,
也就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的塞爾柱土耳其帝國。



西元1071年,
塞爾柱土耳其第二任蘇丹阿爾普阿爾斯朗(Alp Arslan)在小亞細亞東部與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皇帝迪奧傑斯(Romanos Diogenes)交戰,
塞爾柱軍隊大勝,
拜占庭皇帝與許多將領被俘,
小亞細亞成為塞爾柱人的領土,
從此以後小亞細亞便成為土耳其人的故鄉。

到了十二世紀中葉,
塞爾柱帝國瓦解,
大部分的小亞細亞地區由一個名為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所統治。
西元1243年,
小亞細亞塞爾柱軍隊與正往西邊開疆擴土的蒙古遠征軍交戰,
結果大敗,
因此成為蒙古的藩屬國。
之後蒙古的旭烈兀(成吉思汗的孫子,托雷的兒子)在中亞與西亞一帶建立了伊兒汗國,
小亞細亞塞爾柱也成為其屬國。
到了十四世紀,
小亞細亞的塞爾柱最後一任蘇丹麥蘇武德二世(II Mesut)病逝,
伊兒汗國改派省長去統轄小亞細亞,
也就是所謂的羅馬省,
因此小亞細亞塞爾柱也算是正式在歷史上消失。

事實上小亞細亞地區在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末期已經是呈現著許多侯國(Beylik)分裂的局面。
其中有一個位於小亞細亞西北部的侯國,
其面積與國力算是眾多侯國裡面較為弱小的。
然而一百多年後,
這個侯國將滅掉有著兩千兩百多年歷史的羅馬帝國,
並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帝國,
甚至一直到17世紀末都讓歐洲人聞之喪膽,
其名稱就是奧斯曼(Osman)侯國。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土耳其簡介與土耳其語(1/35)~


宮布利希寫的一本書"寫給年輕人的簡明歷史",
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
也因為這本書,
讓我對西洋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愛好。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
有一個帝國一直讓我非常的好奇,
那就是領土曾經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土耳其帝國。
因此在去了埃及、義大利、希臘之後,
每當有人問我下一個想去的國家是哪一個,
我的答案往往是土耳其,
而這樣的想法也很快的在今年五月實現。

土耳其共和國位於歐亞大陸的交界,
國土是台灣的22.5倍,
其中97%的領土位於亞洲。
人口七千多萬,
99%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
主要語言是土耳其語,
屬於阿爾泰語系的突厥語,
使用突厥語的民族分布非常廣,
不同地區的突厥語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溝通,
東邊從中國的新疆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一直向西延伸到東歐,
主要的地區有中國新疆、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亞塞拜然、塞普勒斯、土耳其。

在這也以分布在東邊的中國新疆維吾爾語與西邊的土耳其語作比較,
像是數字的部分在發音上可以說是類似的。

圖表內的土耳其語以台灣常用的注音符號、漢字發音、英文來接近其讀音,
至於一些顎音因為較為複雜而不再詳加註解。
而維吾爾語的部分則是參照中國大陸網友所製作的漢字近似發音。

目前土耳其語所使用的文字是以拉丁字母為主,
最早土而其(突厥)人的文字是鄂爾渾(Orhon)文字,
西元1889年考古學家在蒙古北部鄂爾渾流域發現了兩塊八世紀突厥文字的紀念碑,
這也是已知最早的突厥文字。
之後土而其(突厥)人改採用回紇人所創建的維吾爾文字,
到了十四世紀,
才全面使用阿拉伯文字。
西元1928年,
土耳其政府在凱末爾總統的強力西化主導下,
廢除了使用以久的阿拉伯文字,
並採用西方的拉丁字母。
土耳其的字母總共有29個,
大部分的字母發音方式跟英文字母類似,
像是Aa、Bb、Dd、Ee、Ff、Gg、Hh、İ i、Kk、Ll、 Mm、Nn、Oo、Pp、Rr、Ss、Tt、Uu、Vv、Yy、Zz,
而 Cc 類似"厥 (jail的j發音)",
Çç 類似"切(child的ch發音)",
Ğğ 類似英文g的氣音,
Iı 類似'餓"但發音集中在上顎,
Öö 類似注音符號的"ㄜ",
Şş 類似"需(she的sh發音)",
Üü 類似'餓"與"惡"的合音但發音集中在上顎,
Jj  類似"淤"與"謝"的合音(version的s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