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伊斯坦堡的大市集(33/35)~


大市集(Kapalı Çarşı)是來伊斯坦堡必逛的地方,
它也是伊斯蘭國家裏最大的市集,
光是出口就有二十幾個,
至於商店則有五~六千家。
裡面販賣的東西大多是土耳其當地的手工藝品,
像是銀器、鑰匙圈、海泡石煙斗、藍色邪眼、玻璃杯組、瓷器、絲巾、衣服、地毯等。


1. 在土耳其買的小記念品:
書籤(艾菲索斯)、梅夫拉納的掛飾(孔亞)、伊斯蘭書法的掛飾(孔亞)、仿泥版(安卡拉-小亞細亞文明與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凱末爾拆信刀與金屬小碟(安卡拉-凱末爾紀念館)、鑰匙圈(孔亞、特洛伊、安卡拉、伊斯坦堡)、彩色手繪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浮雕(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磁鐵(棉堡-Pamukkale)、蘑菇岩紀念品(卡帕多其亞)等。


2. 伊斯坦堡大市集-海泡石雕刻的煙斗



3. 伊斯坦堡大市集-銅製胡椒研磨罐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土耳其的護身符-藍色邪眼(Blue Eye)(32/35)~

若是在土耳其旅遊,
很難不去注意到一個很特殊的圖案,
那就是在大街小巷、交通工具上、商店、紀念品店、機場等,
都會看得到的藍色眼睛。
大部分的藍色眼睛是玻璃製品,
有一些則是畫上去或是印刷的圖案。




除了土耳其,
在希臘的觀光景點也會看到類似的紀念品在販賣,
那是因為希臘曾被土耳其統治三百多年。




事實上這個藍色的眼睛是土耳其特有的護身符,
英文稱之為藍眼(Blue Eye)或是邪眼(Evil Eye),
主要是由四個圓圈所組成的眼睛圖案。



通常由外向內的顏色分別是深藍色、白色、淺藍色、黑色,
有時第二個內圈會是黃色或是橘黃色。








土耳其人之所以將這個特殊的同心圓圖案視為護身符,
主要是源自於中東地區"以邪克邪"的觀念。
藍色邪眼會去吸收並抵抗外來的忌妒心、邪念、怨念等不好的東西,
當吸收的邪念超過邪眼所能承擔的容量時,
此時就會發生爆裂,
並代表著已經替佩帶的人消災解厄,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看到的藍色邪眼通常是由易碎的玻璃所製成。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皇宮-托普卡匹皇宮(31/35)~

托普卡匹皇宮(Topkapı Palace)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皇宮,
就像是大明帝國及大清帝國的紫禁城,
當時的皇帝及后妃都是居在這座龐大的建築物內。


西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在攻下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這座新征服的歷史名城之後,
西元1459年,
他下令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北端的海岬山丘上興建皇宮。
六年後,
穆罕默德二世在這座新落成的皇宮內居住,
從此托普卡匹皇宮成為土耳其歷代蘇丹的生活及行政中心。
到了西元1853年,
土耳其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遷居到黃金角北邊的新皇宮-朵巴馬切皇宮後,
托普卡匹皇宮不再是蘇丹居住的宮殿。
西元1924年,
土耳其共和國政府下令將托普卡匹皇宮改為博物館,
並開放給民眾參觀。

托普卡匹(Topkapı )土耳其語的意思就是大砲,
其名稱由來是過去的碉堡內曾經放置大砲。

進入宮殿會先穿過帝國之門,
這座大門建於西元1478年,
外表覆蓋著白色大理石。
拱門上書寫著金色的奧斯曼文字。


走進大門是第一庭院,
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翠綠色草皮與林蔭。

在左手邊有一座拜占庭風格的依蓮娜教堂(Hagia Irene),
這座教堂是伊斯坦堡最古老的教堂,
其興建年代可以追溯到西元四世紀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

前方不遠處有著兩個八角型尖塔的崇敬之門,
進入此大門就是第二庭院。

在以前文武官員及外國使節可以騎馬至第一庭院,
但在崇敬之門前就須下馬步行入內,
只有蘇丹及其母親才可以騎馬穿過崇敬之門並進入第二庭院。

第二庭院的右邊有一排有林立著圓頂煙囪的建築物,
這是皇宮的廚房,
裡面展示著遠從中國、日本等來自東方的瓷器、銀器、各式器皿。
在蘇丹統治時期廚房內的工作人員多達八百人,
負責整個宮殿四千多人的三餐飲食。


在第二庭院的左邊有一座尖塔,
稱做正義之塔(Tower of Justice),
尖塔旁則是帝國議政廳(Imperial Council),
裡面是舉行國事會議的地方,
開會的時候蘇丹會隔著鐵窗與官員們坦論並聆聽其意見。


帝國議政廳的左後方建築物是嬪妃居住的後宮(Harem),
要進去裡面還要再重新買票,
不過這樣的麻煩已經不算什麼,
因為在以前這裡只有蘇丹、皇子、黑人宦官才可以進入,
一位蘇丹可以擁有四位正室,
加上眾多的女性官員與奴隸,
人數上可達600~1000人。


這裡的警衛宦官主要是來自於埃及中南部的努比亞黑人,
至於選擇黑人擔任,
是因為若是與後宮的嬪妃有染,
所生下的小孩一看就知道不是蘇丹的小孩。
後宮最精緻華麗的地方是皇帝廳(Imperial Hall ),
設計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建築師-錫南。

整個後宮權力的掌握者是蘇丹的母親,
在她的房間裡也有蠟像復原當時服飾及生活情形。


走出了後宮,
往第二庭院的中央走到底就是幸福之門(Gate of Felicity),
穿越此門便進入了第三庭院。


幸福之門與謁見廳連接,
可以想像在數百年前,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坐在鑲著上萬顆珍珠的座位上,
伴隨著音樂的演奏,
接見來自世界各地的使節與其他官員。

征服者之亭在第三庭院靠海的那一側,
這也是宮裏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
興建於西元1460年的穆罕默德二世統治時期,


第三庭院再往北邊過去就是第四庭院,
由於這裡的露天陽台面對著馬爾馬拉海,
因此可以遠眺博斯普魯斯海峽一帶的海景。


在裡也有一家一百多年歷史的土耳其餐廳,
看著海景用餐,
感覺還滿愜意的。


伊斯坦堡的鄂圖曼時期住宅與日耳曼噴泉亭(30/35)~

沿著聖索菲亞大教堂東北邊的圍牆,
是一條名為Soğukçeşme的街道。

街上座落著鄂圖曼時期的房舍建築,
素色的外觀與方正的格局,
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

去的時候正值春天,
因此綻放著紫紅色的花朵。

走在石磚鋪設的街道上,
沉澱了人車的吵雜與喧囂,
剩下的是一種...難得的清幽。

在賽馬場的東北端,
有一座八角型圓頂的噴泉亭(German Fountain)。
西元1898年,
日耳曼皇帝德皇威廉二世(German Emperor Wilhelm II)造訪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為了增進兩個帝國之間的友好關係贈送此亭。
這座噴泉亭是在德國建造,
然後再一塊一塊運送至伊斯坦堡組裝。
西元1901年,
散發著新拜占庭建築風格的噴泉亭終於建造完成。


八根珍貴的黑色花崗岩柱子撐起八角型圓頂,
內部金色的馬賽克圖案裡也看得到鄂圖曼土耳其蘇丹與日耳曼皇帝的家徽。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拜占庭帝國的賽馬場與方尖碑大集合(29/35)~


在藍色清真寺西側有一片綠地及一些高聳的石碑,
這一帶稱之為賽馬場(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土耳其語: At Meydanı),
是古羅馬時期賽馬場的遺址。
西元198年羅馬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建立了賽馬場,
到了西元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更擴建了賽馬場的規模,
除了賽馬,
這裡更是政治集會、暴動叛亂、處死犯人的場所。
賽馬場的長度有450公尺,
寬度130公尺,
跑道的形狀像是英文字母的U字馬蹄形,
在賽馬場的中央還有三座高聳的石碑,
至今仍可看到那些石碑矗立在原來的地方。
這三座排成一直線的石碑呈現東北-西南的分布,
由東向南依序是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蛇柱、君士坦丁紀念碑。



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Thutmose III)又稱為狄奧多西紀念碑(Obelisk of Theodosius),
西元390年,
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將這座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從埃及的卡納克神殿運至君士坦丁堡,
運送的過程中不慎斷裂破損,
只有20公尺長的尖端部份還保持完整並豎立在賽馬場。

方尖碑底下的大理石基座雕刻著正在看賽馬的狄奧多西一世、家人、大臣等,
事實上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狄奧多西大帝)是最後一位統治處於統一的羅馬帝國皇帝,
他也將基督教定為羅馬國教。


狄奧多西一世死後,
羅馬帝國也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
直到西羅馬帝國滅亡,
兩個羅馬帝國從未再統一過。
此外這裡也順便介紹一下埃及法老王-圖特摩斯三世,
他是西元前1479年~前1425年在位的埃及法老王,
在位時期南征北討,
一生戰功非常顯赫,
北非的利比亞、兩河流域的亞述與巴比倫、小亞細亞的西臺、愛琴海的克里特島等國家都向他朝貢,
因此有些歷史學家也稱圖特摩斯三世為"埃及的拿破崙"。

蛇柱(Serpent Column)是西元前479年希臘為了慶祝戰勝波斯大軍而在德爾菲(Delphi)建造阿波羅(Apollo )神殿時所鑄造的,
八百多年後由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將此柱從希臘運來並安置在此處,
目前這根青銅製的柱子也是現存最古老的希臘時代紀念碑。


君士坦丁紀念碑(Constantine Obelisk)又稱為牆柱(Walled Obelisk),
因為君士坦丁六世 (Constantine VII)曾經下令修補此紀念碑而得名,
本來紀念碑的外層是青銅製的雕刻,
但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因為歐洲人的掠奪而只剩下斑駁的柱身。


歐洲的歷代強權,
總是喜歡掠奪埃及的花崗岩方尖碑並展示在自己國家廣場上,
這些雕刻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巨大石碑,
至少有三千多年以上的歷史,
在許多城市的廣場也都看得到。

這幾年拍了幾個國家的埃及方尖碑照片,
也附在這篇網誌上。

2004年-埃及中部路克索(Luxor)-路克索神殿



2004年-埃及中部路克索(Luxor)-卡納克神殿


2004年-埃及南部亞斯文(Aswan)-未完成的方尖碑


2006年-義大利羅馬(Rome)-萬神殿


2006年-法國巴黎(Paris)-協和廣場


2006年-梵蒂岡(Vatican)-聖彼得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