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一個改變日本命運的幕末武士-坂本龍馬~


這次待在京都的這幾天,
最常看到的人物就是坂本龍馬,
在京都的紀念品店、書局、電視廣告等都可以看到他的相關商品或是介紹,
而今年的NHK大河劇剛好就是"龍馬傳",
由福山雅治主演。
目前在台灣只買得到第一部(1~13)與第二部(14~28),
第三部(29~38)於上個禮拜才剛播完,
全劇播完(最終回-第48回)還要九個禮拜的時間,
也就是要到十一月底"龍馬傳"才會播映結束。
出身於土佐藩的坂本龍馬,
是活躍於幕末(ばくまつ;德川幕府末年,差不多是西元1853年~1869年)時期的傳奇人物,
西元1867年在京都被暗殺,
33歲的一生充滿著傳奇,
也因此至今仍受日本人所緬懷及喜愛。

幕府末年的日本處境有一點類似當時的清朝末年,
在英美列強的欺凌下開始簽下不平等條約,
由於守舊的政權統治著-德川幕府改革速度緩慢,
因此地方上出現了一些反對幕府的軍事動亂事件,
整個國家也遭逢了分裂甚至亡國的危機。
在內憂外患之下,
日本的有志之士深切感覺到唯有推翻幕府才有改革的機會,
這些人被稱之為倒幕派,
其中也包括了坂本龍馬。

年輕的龍馬在江戶(現在的東京)學習劍術並接觸西方技術,
結識了他終身奉為老師的"勝海舟(勝麟太郎)",
此外也與西鄉隆盛、小松帶刀、中岡慎太郎等著名的幕末維新時期人士有所往來。
之後為了倒幕,
他力促當時勢如水火的長州藩(日本本州最西邊的山口縣)與薩摩藩(九州鹿兒島西部)結盟,
薩長同盟也導致德川幕府日後的滅亡。
西元1867年6月龍馬在船中向後藤象二郎提出了全新的政治綱領及理念,
總共有八條綱領,
因此被稱為船中八策(せんちゅうはっさく),
後來更成為日後明治維新政府綱領的藍本。
在薩長同盟之後,
薩摩藩與土佐藩也以船中八策為結盟的共同目標,
成立了討伐幕府的薩土結盟。
在船中八策提出的將近三個月後,
後藤象二郎在京都的二条城向幕府提出了王政復古的建白書,
也就是幕府將政權歸還給朝廷,
當時的第十五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在審度形勢之後做出了大政奉還之決定,
雖然這只是他以退為進的謀略,
但也象徵著長達將近七百年的幕府政治結束。


然而就在大政奉還的一個多月後,
坂本龍馬與中岡慎太郎在京都四条河原町的近江屋二樓討論事情,
突然間幾個疑似屬於幕府的見迴組劍客衝進房內,
來不及拔劍的坂本龍馬額頭及身上被重砍了幾刀,
因為傷重沒有多久就氣絕身亡,
而中岡慎太郎也在兩日後宣告不治。
<坂本龍馬>

<中岡慎太郎>


龍馬在死後被明治時期的新政府追贈正四位,
其墓地就在清水寺附近,
在二年坂前往高台寺的中間有一條東西向的維新之道,

往上坡的方向走會看到京都靈山護國神社,


坂本龍馬與中岡慎太郎的墓地就在神社內。

<坂本龍馬與中岡慎太郎之墓>

進入參觀的費用是300日圓,
除了坂本龍馬與中岡慎太郎的墓地外,
這裡也是明治維新非常有名的木戶孝允長眠之地,
他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合稱為維新三傑,
此外像是天誅組、池田屋騷動、禁門之變的陣亡烈士等也是葬在這個墓園。
<坂本龍馬與中岡慎太郎之墓>


<維新三傑之一-木戶孝允(桂小五郎)>

<木戶孝允之墓>


坂本龍馬與中岡慎太郎遇害的地方在現在京都四条河原町一帶的河原町通上,
當時他下榻的旅店近江屋早已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普通的便利商店,
在門口還可以看到寫著"坂本龍馬.中岡慎太郎遭難之地(近江屋跡)"的木牌與石碑。


附帶一提,
坂本龍馬是一個思想總是走在潮流先端的人,
在那個以和服及武士刀為主的年代裏,
就已經隨身攜帶手槍及穿西式皮鞋,
所以常常看到他的裝扮是武士服裝卻搭配著皮鞋。
此外龍馬雖然為了拯救國家東奔西走,
但也有其浪漫的一面,
他曾帶著妻子一起去度蜜月,
可以說是日本第一對度蜜月的新人(另一個說法是他的好友小松帶刀才是第一對)。
<坂本龍馬>

<坂本龍馬之妻-楢崎龍>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中秋節的京都之旅~

半年前,
一個人去了日本關東的東京待了五天,
半年後的中秋節前夕,
再度造訪了日本,
這一次是位於關西的京都。


 


 


明治維新以前,
除了室町時代的那一百三十幾年,
概略說來,
京都一直是日本"形式上"的政治中心,
之所以說是"形式上",
是因為從平安時代末期之後,
政治的實權便從天皇與權臣藤原氏的手中轉移至武士階級。
然而明治天皇即位後接連發生了"大政奉還"、"王政復古"、"戊辰戰爭"等重大事件,
雖然說政治的實權又回到天皇手中,
但江戶成為"實質上"的政治中心已經有264年,
所以明治天皇遷都江戶,
並將其改為東京,
從此京都的政治地位更趨於衰微。


 


因為是第一次造訪京都,
加上九月底沒有櫻花也沒有楓葉,
重點自然放在寺廟與古蹟的部分,
若是要找一些歷史人物做連結,
這一次可以說是"坂本龍馬"之旅,
在京都的街頭上到處可以看到販賣著坂本龍馬的相關紀念品,
或許是跟2010年NHK的大河劇"龍馬傳"有關。

除了造訪京都的一些寺廟,
另外也撥了一天去奈良,
考慮到隨行老人家的腳程,
行程上以奈良近鐵站附近及東邊的幾個世界遺產為主。
而源氏物語也是參觀主題之一,
因此規劃了半天去京都南邊的宇治,
宇治的綠茶(抹茶/煎茶)非常有名,
所以街道上林立著一些百年甚至是數百年的製茶老店。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苗栗獅潭的汶水老街與公館的出磺坑~


汶水老街位於苗栗獅潭鄉,
地處於省道台3線與6號省道交會點附近,
加上又是72號東西向快速道路的終點,
因此可以說是往來苗栗間的重要交通樞紐。


汶水老街是苗栗縣政府所打造出來的觀光街道,
老街的長度並不長,
從汶水橋開始走不到十分鐘就走完。



街道兩側是排列整齊的招牌,
路面舖設著石磚,
在這裡看不太到古色古香的建築,
所以若是想看老街建築的人來到這可能會有些失望,
不過一些具有特色的餐廳及客家小吃倒是可以讓造訪此地的旅客稍作休息或是用餐。

另外在汶水老街附近有一個稱之為出磺坑的地方,
隸屬於苗栗縣公館鄉,
這一帶是台灣最早開發天然氣的地方,
早在西元1861年(咸豐11年)就已經設有油井開採油氣。




目前出磺坑仍是台灣天然氣的開採重鎮,
產量佔了全台灣的四成以上,
也因此苗栗縣公館鄉有'油氣之鄉'的稱呼。

中油在這裡設有台灣油礦博物館,
若是開車走72號東西快速道路(後龍-汶水快速道路)前往汶水老街(31K處終點),
在27K處看到寫著"出磺坑"的入口進入便可到達。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苗栗縣泰安鄉的清安老街~


泰安鄉清安村是一個客家人與泰雅族混居的村落,
位於前往泰安溫泉的鄉道苗62線上,
由於該村也是泰安鄉的鄉治,
所以泰安鄉公所、衛生所、分駐所等重要的地方機關都設置在此地。

在日治時代以前,
清安村是泰雅族人馬都安社的所在地。
西元1895年(明治28年),
日本政權接替了大清帝國政權,
十幾年後,
以武力鎮壓了該地的泰雅族人,
並將此地改名為清安。

到了西元1916年(大正5年),
客家人開始遷入此地開墾,
因為看到清澈的溪水而稱之為"洗水",
而位於洗水溪與汶水溪交會處的清安村被稱之為洗水坑。



清安村老街的部分面積不大,
從老街的入口走到橫跨洗水坑溪的博愛橋還不到十分鐘,
主要的店面集中在呈T字型分布的街道兩側,
日式的木造房舍是這裡的特色。

清安村以古法製造豆腐而聞名,
所以會在老街右側的洗石子牆面上看到"洗水坑豆腐街"幾個大字,
前方的"清安豆腐店"是這一帶著名的豆腐店,


再走過去泰安分駐所的前方就是博愛橋,
橋下的溪流就是洗水溪。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散發著茶香的台北的坪林老街~


國道五號高速公路通車前,
往來台北與宜蘭之間最快的道路就是台9線北宜公路。
在這條公路上,
坪林鎮因為位於公路的中段而成為旅客停留休息的地方,
加上這裡所產的茶葉遠近知名,
因此當時坪林可以說是非常的熱鬧與繁榮。

然而民國九十五年國道五號通車後,
這個以茶聞名的小鎮就迅速沒落。


因此現在來到坪林,
沒有太多的觀光客,
取而代之的是自在與清靜的感覺。




坪林老街目前只有幾間樓房還保留著以前的傳統風貌,
石塊砌成的牆面散發著獨特的閩式風格,
在一些房舍的一樓處還看得到支撐騎樓的方形石柱,
甚至木門及門閂都保留了下來。
至於二樓部分則是由紅磚堆砌的牆再搭配著木窗。



走在老街上會看到一座不算是老舊的道教寺廟-保坪宮,
其歷史將近150年,
是這裡的信仰中心。



在坪林除了可以品嘗到香氣四溢的文山包種茶外,
茶葉蛋、臭豆腐也是這裡比較有名氣的小吃。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桃園楊梅鎮的富岡老街~


每次坐著自強號或是莒光號從台北回到新竹,
在楊梅與湖口之間總是會經過一個小車站,
這個車站的站名是富岡,
因為是個小車站,
所以只有區間車才會在這裡停靠,
而對於這個地名的印象也僅存於此。
一直到前一陣子一個介紹旅遊與美食的節目介紹了富岡車站,
尤其是提到了這裡有一些日治時代的老建築,
因此就找個假日特別來造訪這個熟悉卻又不曾停靠過的車站。

富岡車站一走出來就是中正路,
距離車站不遠處的呂宅是這一帶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建築的樣式屬於巴洛克式,
是一棟兩層連跨著五間街屋的洋樓。




呂宅是由當時的楊梅壢區長呂家聲於西元1929年(昭和4年)所興建,
並於兩年半後完成。


除了中正路的呂宅及幾間磚造的店面,
附近的信義街上也可以看到一些有著紅磚圓拱的騎樓,

而當地著名的老店-信義飲食店也位在這條街上,
店面的裝潢及擺設依然維持著古樸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