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源平之爭 第三部 源平武士集團(四) "後三年之役"與"八幡太郎源義家" (10/23)

西元1062年前九年之役結束之後,
陸奧也屬於蝦夷清原一族,
勢力範圍由原來清原氏仙北三郡再加上先前安倍氏奧六郡,
清原武則更被朝廷任命為陸奧鎮守府的將軍。
西元1083年,
也就是前九年之役結束的二十年後,
當時的大將陸奧守-源賴義已經辭世多年。
而他的嫡子,
河內源氏三代目的源義家,
也被朝廷委任為新的陸奧守
三十年前發生前九年之役的時候,
十六歲的源義家已經在陸奧的戰場上馳騁殺敵,
只是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時,
義家已是四十四歲的壯年人了~

雖然陸奧國名義上的長官是陸奧守,
但實權卻是掌控在鎮守府將軍清原一族的手上。
清原武貞死後,
嫡子清原真衡繼任鎮守府將軍,
他的姑丈吉彥秀武前九年之役清原陣營裏重要將領,
但是真衡素來瞧不起他,
甚至還故意刁難與羞辱。
因此吉彥秀武憤而起兵並唆使真衡的兩個弟弟一起叛變,
後三年之役也因此而展開。


真衡的兩位弟弟分別是清衡家衡,
真衡家衡是同父(清原武貞)異母,
至於家衡則是跟清衡同母異父。
清衡前九年之役-藤原清經的兒子,
藤原清經源賴義俘虜斬首後,
他的妻子(安倍賴時的女兒)就帶著清衡改嫁清原武貞,
並與武貞生下了家衡


西元1083年戰爭爆發後,
陸奧守-源義家鎮守府將軍-清原真衡是屬於同一戰線,
因此家衡清衡一開戰就遭逢慘敗而四處逃竄,
然而就在清原真衡率領大軍去討伐清原家衡清原清衡吉彥秀武等人時,
他突然病倒並於幾天後逝世,
群龍無首的軍隊也停止進攻,
戰事算是暫時平息。
這時陸奧守-源義家出面主持公道並發落後續的相關處置,
清原真衡領有的六郡由他的兩位弟弟清衡家衡來平分。
如此的做法卻讓家衡不服並十分地憤怒,
他認為清衡沒有資格去領有那三郡的領土,
因為清衡根本不是清原家的族人。
西元1086年,
清原家衡趁著黑夜出兵襲擊他的兄長清衡,
雖然清衡逃過一劫,
但無辜的家人卻被家衡所殺。
這樣狠毒及囂張的舉動讓源義家看不下去,
所以帶領了軍隊幫清衡主持公道,
因此戰事又起,
只是這一次是換成源義家清原清衡的聯軍對戰清原家衡的軍隊。
家衡在大營沼柵堅守了幾個月,
義家清衡的聯軍也無法取勝。
就在此時家衡的叔父清原武衡帶著援軍加入家衡陣營,
大軍移防至更為堅固的金澤柵,
而戰事也就陷入了更膠著的對峙狀態。


然而家衡陣營糧食不足的問題也讓情勢轉而對義家清衡聯軍有利。
與其餓死不如戰死,
家衡改守為攻。
西元1087年12月11日(寛治元年11月14日),
在一次夜襲義家大營的行動中清原家衡中箭身亡,
同一天清原武衡也被斬首,
後三年之役終告結束。


源義家在平定了後三年之役後,
白河上皇(相當於太上皇;實際皇族的掌權者)懷疑他對陸奧有野心,
下令他不准再去追討。
加上當時皇族(天皇/上皇)與朝廷關白・攝政-藤原氏的政治鬥爭正處於白熱化階段,
源義家一族的河內源氏(清和源氏的分支)是傾向藤原氏那一派。
因此到了西元1088年1月,
也就是後三年之役結束的兩個月後,
源義家被免除了陸奧守的職務,
剩下的陸奧殘局就由清原清衡去收拾處理。
至於後三年之役,
白河上皇認為純屬清原一族的內鬥而無戰功封賞可言,
到頭來源義家可以說是白忙一場。
不過朝廷既然沒有加封賞賜,
義家認為該獎賞的還是要獎賞,
所以拿出自己的家產分賞給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們,
也因此八幡太郎源義家的名號從此響遍全國。


至於八幡太郎的稱號,
是因為義家在出生時其父源賴義夢見八幡大菩薩(はちまんだいぼさつ;日本的武神)賞賜一把神劍,
再加上元服(成年禮)是在石清水八幡宮舉行,
又是排行老大(太郎),
所以就稱之為八幡太郎(はちまんたろう)。
此外他慷慨豪爽的個性也讓武士願意前來效命,
作戰時總是一馬當先,
是個知名的神箭手。
曾向著名的漢學家大江匡房學習孫子兵法,
在戰場上也能靈活地運用戰術。
因此源義家一直以來被日本人視為武士的典範與楷模,
像是白河上皇就稱他為"天下第一武勇之士",
德川家康因為仰慕源義家而取其字作為自己名字裏的一部份。

[日本京都大學典藏-後三年之役繪卷]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源平之爭 第三部 源平武士集團(三) 前九年之役與河內源氏二代目-源賴義 (9/23)

桓武平氏平將門平忠常之亂告一段落後,
接下來上場的就是清和源氏分支河內源氏的子孫們。


奈良平安時代,
大和朝廷最主要的外患就是分布在日本本州的東北地方的蝦夷(えみし)人。
西元801年,
桓武天皇派遣華裔坂上田村麻呂平定蝦夷的叛亂,
並在陸奧一帶的膽澤城(現在的岩手縣奧州市內)與志波城(現在的岩手縣盛岡市內)設置軍事城柵(じょうさく),
主要目的是為了持續監視已經降伏的蝦夷部落。


然而由於大和朝廷往往歧視蝦夷人,
並以充滿著輕視的俘囚(ふしゅう)來稱呼他們,
加上徵稅的問題與日益嚴重的衝突及惡意挑釁,
雙方的戰爭隨時爆發。
到了西元1051年,
朝廷派駐在陸奧的首長陸奧守-藤原登任突然帶著幾千兵馬殺向蝦夷部落,
想說給他們一些教訓,
結果在鬼切部遇到伏兵而全軍覆沒。


因此這時朝廷派出了平定平忠常之亂的大將源賴信之子源賴義,
並任命他為陸奧守鎮守府的將軍。
他一到任後剛好遇到朝廷大赦,
蝦夷族也在被赦免的行列,
加上蝦夷酋長-安倍賴時表現的十分恭順
因此他上任的前三年雙方也相安無事。
到了1056年,
發生了阿久利川的夜襲事件,
雙方再起戰端。
源賴義陣營裡有兩位安倍賴時的女婿-平永衡藤原經清,
這兩位武士為了報效國家而放棄兒女私情並選擇了朝廷這一方。
只是源賴義懷疑平永衡是來做內應並派人殺了他,
結果平永衡的無故冤死也讓藤原經清氣憤地率領部隊叛逃到他丈人安倍賴時的陣營裏,
因此這場戰役就一直拖延下去。
長期對峙的結果讓源賴義陣營士氣低落;
甚至在一次戰役中,
安倍氏的首領安被貞時(已死的安倍賴時兒子)大勝源賴義,
若不是源賴義神勇的兒子源義家突出重圍,
這位陸奧守大概已經命喪在北國的冰天雪地裏。


然而整個情勢突然變成對源賴義有利,
那就是另一支位於陸奧國隔壁出羽國蝦夷族-清原氏態度轉變。
清原氏本來是跟安倍氏同一戰線,
但看到安倍氏日益壯大,
清原氏的首領清原武則反而派出一萬多名的部隊前去協助源賴義
因此到了西元1062年,
安倍氏防守的最後城柵-厨川柵被攻破;
安倍貞任戰死,
藤原經清則是被源賴義以"鋸挽"的酷刑折磨致死,
歷時十二年的前九年之役結束。

這場戰役到後來也演變成兩個蝦夷部落的內鬨,
安倍氏清原氏所消滅,
清原武則是這場戰役最大的贏家,
整個陸奧也變成了清原氏的勢力範圍。
源賴義因戰功轉任為伊予守(現今四國愛媛縣),
而神箭手源義家也在這次戰役中建立了威名。
此外藤原經清雖然慘死,
但他的兒子藤源清衡卻因母親改嫁給清原武貞(清原武則的長子)而留下一命。


過了二十年後,
陸奧又發生動亂,
只是這一次將由源義家藤原清衡兩個人來領銜主演了~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源平之爭 第三部 源平武士集團(二) 平氏之亂-平將門與平忠常 (8/18)~

十世紀時,
由於武士勢力的提升,
一些跋扈的武士也開始舉兵對抗朝廷。

西元939年,
桓武平氏平將門(たいら の まさかど )在關東一帶叛亂(平將門之亂),
並自稱新皇,
朝廷方面派遣了藤原秀郷(ふじわら の ひでさと)與平將門的堂兄弟平貞盛(たいら の さだもり)前去平亂。
同時在本州西邊的瀨戶內海一帶,
出身於藤原北家的貴族藤原純友(ふじわら の すみとも)也率領海賊叛亂(藤原純友之亂),
小野好古清和源氏的第一代源經基奉命去討伐,
因為這兩個動亂是發生在承平天慶年間,
因此又被合稱為承平天慶之亂(じょうへい・てんぎょうのらん)
西元940年,
幸嶋郡北山一戰中,
平將門的頭部被流矢射中而身亡,
平貞盛也因此報了殺父之仇,
因為他的父親平國香(たいら の くにか)於西元935年在一場衝突中被其姪子平將門所殺。
藤原純友也在西元941年博多灣海戰中戰敗投降,
這兩場震驚朝廷的叛亂也終告結束。

平將門之亂結束後不到90年,
西元1028年,
平將門平貞盛堂弟的兒子平忠常(たいら の ただつね)在關東的房總半島一帶(安房國、上總國、下總國; 大部分位於現今千葉縣)叛亂,
又稱之為長元之亂(ちょうげんのらん)。
當時擔任甲斐守源頼信(みなもと の よりのぶ)(源經基之孫)受命去平亂,
這也是清和源氏(河內源氏)桓武平氏的第一次戰爭,
更為持續一百五十幾年的源平之爭拉開序幕,
西元1031年,
平忠常投降,
源頼信押解上京的途中病死,
也免去了挨上一刀斬首的痛苦。

[平將門畫像]


<清和源氏>
源經基(?-961)=>源滿仲(912?-997)=>源頼光(948-1021; 清和源氏三代目&攝津源氏之祖) / 源賴親(?; 大和源氏之祖) / 源賴信(968-1048; 河內源氏之祖)




<桓武平氏>
平高望(839?-911?)=>平國香(   ?   -935)=>平貞盛(?-989)
平高望(839?-911?)=>平良將(         ?      )=>平將門(903-940)
平高望(839?-911?)=>平良文(886-953)=>平忠賴(930?-1019?)=>平忠常(975?-1031)

最後也補充清河源氏河內源氏的關係:
清河源氏的初代(第一代)是清河天皇的第六皇子貞純親王兒子源經基,
清河源氏二代目(第二代)則是源經基的兒子源滿仲,
源滿仲有三個兒子,
分別是長子源頼光、次子源頼親、與三子源頼信
清河源氏的三代目(第三代)是源頼光,
因為待在攝津國而成為攝津源氏的始祖;
源賴親則是成為大和源氏的始祖。
至於源滿仲的三子源頼信,
則是河內源氏的始祖。
這一支系的後代也是源氏家族裏最有名氣的,
源賴義、源義家、源義朝、源頼朝、源義仲、源義經、足利尊氏、足利義滿、新田義貞、武田信玄等著名的武士都是出自於這一系。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源平之爭 第三部 源平武士集團(一) 武士的崛起 (7/18)~

西元十二世紀,
日本平安時代後期,
國家的政權落入了武士出身的"平清盛"之後,
一直到十九世紀中"德川慶喜"還政於"明治天皇"前,
這七百年的國家政權都是由武士所掌控。


武士(ぶし)的興起差不多是在奈良時代(西元710~794年)後期,
這時日本進入了類似中世紀歐洲的莊園制度,
皇室、貴族、寺廟、及地方豪族都有擁有自己的領地與農民,
有些勢力強大的莊園甚至演變成不交稅及不許官員進入的半獨立狀態。
而莊園的主人-名主(みょうしゅ),
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及對外擴張,
也開始組織農民並訓練軍隊,
使得莊園成為了地方上的武裝勢力。


到了西元792年,
"桓武天皇"(平安初期)廢除全國徵兵制;
其主因是從大化革新(西元646年)以來的徵兵制弊病太多。
地方上的官員往往把徵來的兵當作奴隸驅使,
由於長年過重的勞役與缺乏訓練,
加上常常有不堪受虐的大批逃兵發生,
當時軍隊戰鬥力與士氣可以說是非常的低落。
桓武天皇為了改善這種狀況,
他將徵兵制改成募兵制,
只是效果不彰。
而長年以來,
日本本州北邊的蝦夷人總是不斷地反抗大和朝廷,
為了對抗這些蠻族,
"桓武天皇"將權力下放給一些地方豪族,
像是授予"征夷大將軍"給討伐蝦夷族的華裔"坂上田村麻呂"。

從此武士的勢力就越來越大,
加上整國朝廷缺乏統一的軍隊,
因此取而代之的是由地方貴族與豪族所組成的國家軍隊。
隨著時間的發展,
這些分佈在各地的勢力演變成了武士集團,
並發展成以"清和源氏"與"桓武平氏"為主的兩大集團。


此外當時的皇室與外戚"藤原氏"正處於政治惡鬥狀態,
由於兩方都缺乏軍事實力,
因此便拉攏這兩大武士勢力來做為自己鬥爭的資本。
其中"桓武平氏"的勢力以關東(坂東)為主,
而"清和源氏"的勢力則是分佈在關西近畿的攝津、大和、河內一帶(這三地區差不多是現今的奈良、大阪、與神戶)。
一般而言,
源氏比較傾向於藤原氏,
而平氏則是屬於天皇那一派。
到了後來惡鬥的結果是雙方兩敗俱傷,
政權反而是漸漸被崛起的武士階級所掌控。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源平之爭 第二部 日本姓氏(五) 戒名、渾名、官位、花押 (6/18)~

日本古代男子名字除了最主要的"實名"(諱)與"通稱"(假名)之外,
另外還有戒名、渾名、官名等稱呼。

"戒名(かいみょう)"是皈依佛教後的法號,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
"武田信玄"的本名(實名/諱)是"晴信",
"姓氏"與"苗字"則是"(甲斐)源氏"與"武田",
他的戒名是"法性院機山信玄",
相較於"武田晴信"這個名字,
比較常用的稱呼反而是他的苗字加上戒名,
也就是"武田信玄"。
至於"上杉謙信",
本來的名字是"長尾景虎",
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憲政"的"上杉氏"與拜領其名字的"政"之後,
就變成了"上杉政虎",
後來又拜領了當時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輝"的"輝",
又改名作"上杉輝虎",
而他的戒名是"不識院殿真光謙信",
後人習慣上以"不識庵謙信"或是"上杉謙信"來稱呼他。

[武田信玄的花押]


[上杉謙信的花押]


"渾名(あだな)"是暱稱或是綽號,
有時往往"渾名"會比原本的姓名來得響亮與貼切。
"武田信玄"是甲斐國(又稱甲州;現在日本的山梨縣)的"大名",
所以有"甲斐之虎"、"甲斐之龍"的稱呼;
"上杉謙信"是越後國(現在日本的山梨縣)的"大名",
加上其用兵如神及作戰時的勇猛霸氣,
因此除了"越後之虎"、"越後之龍"外,
還有"軍神"的稱號;
而"織田信長"因為與佛教為敵,
燒毀了"比叡山延曆寺",
屠殺為數眾多的僧兵與佛徒,
也獲得了"第六天魔王"的恐怖稱號;
"前田利家"擁有武藝高超的槍法,
被人稱"槍之又左";
而"島津義弘"在遠征朝鮮時神勇無比,
明朝與朝鮮聯軍對他的威猛更是畏懼三分,
"島津(しまづ )"的日文發音是"Shimazu",
跟中文發音的"石曼子"讀法類似,
因此被稱之為"鬼石曼子"。

[織田信長的花押]


除了"戒名"與"渾名",
官名也是常用的稱呼。
"源義經"曾任"檢非違使(けびいし、けんびいし)"的判官,
因此也有"九郎判官"的稱呼。
其他像是"羽柴筑前守"的"豐臣秀吉"、"織田彈正忠"的"織田信長"、"修理亮"的"柴田勝家"等。


另外花押(かおう)雖然不是名字的一部份,
卻比名字更具有個人特色與藝術風格。
事實上花押是代替簽名的一種方式,
在公文、連署書、書信上等都會看到花押。
其實花押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
書寫的方式是以連筆速寫並加上一些符號,
通常會出現在書文的末行或是簽在名字底下。

[豐臣秀吉的花押]


[豐臣秀吉寫給島津義久與大友宗麟的的停戰信(上面有豐臣秀吉的花押)]


[真田幸村的花押]


[真田昌信的花押]


[伊達政宗的花押]


[毛利元就與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等人的傘狀連署(有的名字的底下簽有花押)]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源平之爭 第二部 日本姓氏(四) 苗字與名前 (5/18)~

在現代的社會,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屬的姓名,
而姓名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
一個是代表著血緣及親屬繼承關係的"姓氏",
另一個就是在親族團體中用來區別彼此的"名字"。


同樣地日本現代的姓名也是由兩個部分組成,
用來代表"姓氏"的稱之為"苗字"(みょうじ)"或是寫作"名字"(跟中文的"名字"用法相反);
而用來代表"名字"的則是"名前(なまえ)"。


<姓的部分: 氏姓/苗字>


前面三篇網誌已經有提到日本的氏姓制度,
所以這裡的重點會放在"苗字"。


日本的氏姓制度,
是從西元4世紀中期的大和政權成立後慢慢發展形成。
到了平安時代以後,
日本出現了"苗字",
並成為姓氏的新組成部份。
隨著日本的政權被武士集團所掌控之後,
武士家族也不斷地發展與擴大,
因此同姓家族的一些分支往往會以地名附加在原本姓氏之上,
而這個新組成的姓氏部分就是"苗字",
"苗字"比"姓氏"更有彈性及靈活性,
會因為從屬、繼承、收養、婚姻等關係的改變而產生出不同的變化,
隨著時間發展,
"苗字"的數量也就不斷地增加。


像是"源義家"的兒子"源義國",
他的其中兩個兒子"源義重"與"源義康"分別分封在"上野國新田庄"與'"下野國足利庄",
因此就以所在地為其"苗字",
而他們就變成"源新田義重"與"源足利義康",
而一般的稱呼就是"新田義重"與"足利義康"。
所以在室町幕府初期南北朝對立時,
北朝的主要將領是"足利尊氏",
而南朝的其中一個重要將領是"新田義貞",
事實上兩個人都是"源義國"的後裔。
此外"苗字"的繼承不一定是要有血緣關係,
有時因為沒有子嗣、後代能力不足、政治考量等因素,
會以養子來繼承家業及其"苗字",
像是"上杉謙信",
其本姓是"長尾氏",
但因繼承了家世顯赫的關東統領"上杉憲政"的"上杉氏",
因此"謙信"本人及其後代都以"上杉"為其姓氏。
另外像是戰國時代中國地區(日本本州西部一帶)的強權"毛利元就",
為了掌控附近幾個豪族的勢力,
將他的兩個兒子"毛利元春"與"毛利隆景"過繼到"吉川"與"小早川"兩個名門之下,
而他們也就變成了"吉川元春"與"小早川隆景"。
此外"豐臣秀吉"的苗字也跟他的人生際遇一樣豐富多變,
他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現今愛知縣名古屋一帶)的一戶貧窮農家,
那時他的名字叫做"木下藤吉郎",
後來效命於織田信長,
並改名為"木下秀吉"。
三十六歲時,
當時"織田信長"底下戰功與資歷最高的兩位將領就是"丹羽長秀"與"柴田勝家",
因此"秀吉"各取他們姓氏中的一字來作為自己的"苗字",
姓名也就變成了"羽柴秀吉"。
當他統一天下後,
由於不是出身於"源氏"家系的武士,
所以要取得武家最高的官位"征夷大將軍"可以說微乎其微,
後來他只好想盡各種方法,
利用錢財、權勢、人脈等關係去讓藤原氏五攝家之一的"近衛前久"收其為養子,
這樣他就變成了"藤原秀吉"。
也因為如此,
他就可以擔任公家(公卿貴族)最高的官"關白"。
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大事,
七百年來關白一職只能由出生於五攝家的藤原嫡系子孫才能擔任,
而一個來歷不明的武士竟然可以位居此高位,
這也讓許多藤原氏的家族成員為此感到羞辱與不屑。
到了隔年,
秀吉直接奏請天皇賜姓"豐臣"並改任"太政大臣",
這是繼平安時代四大姓"源"、"平"、"藤原"、"橘"之後的首次賜姓,
在當時也造成了朝野議論紛紛。

到了明治維新之後,
氏姓制度可以說是被廢除了,
而"苗字"也失去了當初象徵的意義,
簡單地說,
現代的"苗字"所代表的就是姓氏。

[足利尊氏的發願文(可看出他的姓氏是"源朝臣", 官位則是正二位的"征夷大將軍")]


<名的部分: 幼名/元服名/實名/諱.通稱/假名>


古代日本男子名字組成的部分主要可分為"假名(けみょう)"、"實名(じつめい)"、"戒名(かいみょう)"。


"假名"又稱之為"通稱(つうしょう)",
是一般稱呼上使用。
而"實名"又稱做"諱(いみな)",
意思上相當於中文的"名諱",
也就是正式的名字,
元服儀式前的"實名"是"幼名(ようみょう/ようめい)",
到了元服儀式後,
使用的名字就是"元服名"。
所以這幾個名字裏,
最先使用的名字就是"幼名"。
比較有名武將的"幼名"
如"德川家康"的"竹千代"、"源義經"的"牛若丸"、"織田信長"的"吉法師"、"伊達政宗"的梵天丸等,
這個名字會一直使用到成年元服後。
而"元服(げんぶく、げんぷく)"是日本男子的成年禮,
通常是在12~16歲時舉行。
"元服"是一個很隆重的儀式,
通常會選家中最有權勢威望的人來擔任"烏帽子親(えぼしおや)",
並由"烏帽子親"加冠於元服者。
元服之後就不會再使用"幼名",
伴隨的是一個有時含有繼承意義的"元服名"。
"元服名"通常是兩個字組成,
其中一個字稱之為"通字",
不同的家族也會有不同的"通字",
像是"伊勢平氏"的"盛"、"河內源氏"的"義"與"賴"、北条氏的"時"、毛利氏的"元"、武田氏的"信"、德川氏的"家"等。


在這裡也舉幾個例子:
像是"毛利元就(もうり もとなり)",
元服前叫做"松壽丸(しょうじゅまる)",
元服後的"諱(實名)"是"元就",
其中"元"是家族的通字,
長兄"毛利興元"、父親"毛利弘元"、兒子"毛利隆元"、孫子"毛利輝元"等"諱(實名)"裡面都有一個"元"字。
他的"通稱(假名)"是"少輔次郎(しょうのじろう)",
所以他的姓名可以寫做"大江毛利少輔次郎元就",
其中"大江"是他的姓,
"毛利"則是"苗字"。
其他還有"藤原(姓)伊達(苗字)藤次郎(通稱)政宗(諱)"、"源(姓)九郎(通稱)義經(諱)"、"本多(苗字)平八郎(通稱)忠勝(諱)"、"前田(苗字)又左衛門(通稱)利家(諱)"、"山中(苗字)鹿之介(通稱)幸盛(諱)"等著名的武將。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源平之爭 第二部 日本姓氏(三) 平安時代四大姓的興起 (4/18)~

隨著官位制度的產生與日趨完善,
賜姓制度慢慢失去其意義並趨於消失,
因此貴族或是豪族也就以"氏"來稱呼其"姓氏"。
西元794年,
桓武天皇從長岡京遷都到平安京(即現在的京都),
日本進入了平安時代;
而"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
也演變成日本最大的四個姓氏。
日後大部分的日本武士都源自於這四個姓氏。
如源氏的"源義經"、"源賴朝"、"足利尊氏"、"足利義滿"、"新田義貞"、"武田信玄"等,
平氏的"平清盛"、"北条時政"、"上杉謙信"等,
藤原氏的"藤原清衡"、"伊達政宗"、"蒲生氏郷"等,
橘氏的"楠木正成"。

"源氏"與"平氏"的賜姓,
主要是為了解決過多天皇的後代所造成的朝廷經濟負擔,
因此一些皇位繼承順位較後面的皇子與皇女被便降為臣籍,
並由天皇賜與"源"或是"平"的姓。

<源氏(げんじ、みなもとうじ)>
第一代源氏是嵯峨天皇(西元786~842年)的子孫,
之後許多天皇也賜源姓給其子孫,
由於被賜姓的"源氏"天皇後裔非常多,
為了區分,
在"源氏"的前面還會冠上所屬天皇的稱號,
像是嵯峨源氏、仁明源氏、文德源氏、清和源氏、陽成源氏、光孝源氏、宇多源氏、醍醐源氏、村上源氏等總計十五系,
其中最有名的一支就是系出於清和天皇的"清和源氏"。
清和源氏的嫡系子孫"八幡太郎-源義家"一直被視為武士的典範與榜樣,
而他的玄孫"源賴朝"更開創了日本第一個幕府時代-鐮倉幕府,
在鐮倉幕府之後的室町幕府開創者-足利尊氏,
或是在戰國時代稱霸一方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也都是出自於清和源氏。

<平氏(へいし、たいらうじ)>
至於"平氏"也是出自於天皇的子孫,
第一代平氏是桓武天皇(西元737~806年)的子孫,
將平氏帶到權力最高點的"平清盛",
就是"桓武平氏"分支-"伊勢平氏"的後代。
"平清盛"最高的官位是正一位的"太政大臣",
權力大到連當時的後白河法皇都被他幽禁。
此外在"保元之亂(西元1156年)"與"平治之亂(西元1159年)"中,
他最大對手-"清河源氏"的許多族人也在戰亂中戰死或是被他處死。
然而"平清盛"一病死後,
其族人就被"清河源氏"的"源賴朝"與"源義經"兄弟給消滅。
之後"源賴朝"開創了"鐮倉幕府(かまくら ばくふ),
只是源氏總共做了三代將軍之後大權又落回源於"桓武平氏"的娘家"北条氏"手中。

<藤原(ふじわら)氏>
"藤原氏"是"起源於"中臣鎌足"於西元669年臨終時天皇所賜的姓"藤原(ふじわら)",
並由其次子"藤原不比等"繼承了"藤原"這個姓。
因為"藤原不比等"有四個兒子,
因此"藤原氏"被分為"北家"、"南家"、"式家"、"京家"四門藤原。
其中"北家"勢力最大,
有兩百年的政權都是由"北家藤原氏"所掌控。
除了獨佔最高的官位-"太政大臣",
"藤原氏"還新創出"關白(かんぱく)"的官名,
職權上相當於中國古代的丞相,
而代表著天皇職權的代理人"攝政(せっしょう)"與"關白"皆由"藤原氏"的族人所擔任,
這樣的政治型態稱之為"攝關政治"。

[藤元道長畫像]

藤原氏在"藤原道長(ふじわら の みちなが; 西元966-1028年)"時權力可以說是到達了鼎盛,
他的父親(藤原兼家)曾任"攝政"、"關白"、"太政大臣",
兄長"道隆"("攝政"、"關白")、"道兼"("關白")或是兒子"頼通"("攝政"、"關白"、"太政大臣")、"教通"("關白"、"太政大臣")都擔任過最有權勢的"攝政"、"關白"、或是"太政大臣""。
"道長"本人也擔任過"攝政"與"太政大臣"。
至於"關白",
"三条天皇"曾幾次請他擔任都被回絕,
此外他的三個女兒(彰子、妍子、威子)皆位居"中宮皇后",
另一個女兒"嬉子"則是"後朱雀天皇"的"東宮妃"。
"藤原道長"一生可以說是享盡了榮華富貴,
權力大到連天皇都要看他的臉色。
在他去世後,
日本政權的中心也逐漸轉移到武士手中,
再過一百多年,
武士出生的"平清盛"擔任"太政大臣"(西元1167年),
之後"藤原氏"也跟天皇一樣只是有名無實了~

[藤原道長的字跡-御堂關白記]


西元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中的鎌倉時代初期,
藤原北家的嫡流演變成五個分家,
即"近衛家"、"九条家"、"二条家"、"一条家"、"鷹司家"。
"關白"與"攝政"由這五家的人來擔任,
因此被稱之為"五攝家(ごせっけ)"或是"攝關家(せっかんけ)"。
最後一任的"攝政"(西元1863-66年)與"關白(西元1867年)"皆是明治時代的"二条齊敬",
之後就與代表武家最大的官位"征夷大將軍"一起被廢除。
藤原氏除了"攝關家",
還有地位略低的"清華家(せいがけ)",
官位可以做到僅次於"關白"與"攝政的"三公(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
如"三条家"、"西園寺家"、"德大寺家"、"花山院家"、"大炊御門家"等七個家系,
加上還有兩個非"藤原北家"的家系;
分別是"村上源氏"的"久我家"與"正親町源氏"的"廣幡家"。
另外還有一個地位比"清華家"低的"大臣家(だいじんけ)",
由"正親町三条家(藤原北家)"、"三条西家(藤原北家)"、"中院家(村上源氏)"三家所組成。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幾乎朝廷(公家)的高官都是由"藤原氏(尤其是藤原北家)"所獨占。
"藤原氏"除了獨占公卿的高官,
在地方上也出了不少著名的武士勢力,
像是平安中期傳奇的武將"藤原秀鄉",
而奥州藤原氏的"藤原經清"、"藤原清衡"、"藤原秀衡"則是"藤原秀鄉"的後代。
此外戰國著名的大名"伊達政宗"、"蒲生氏郷"、"龍造寺隆信"、"大友義鎮"等也是出自於"藤原氏"。

<橘(たちばな)氏>
橘氏的始祖是位女子-縣犬養三千代,
曾擔任天武天皇孫子"輕皇子"的乳母,
而她的丈夫則是"敏達天皇"的四世孫"美努王"。
西元697年"輕皇子"登基是為"文武天皇",
加上與當時的當權的大臣"藤原不比等"有著親密的關係,
因此她的政治地位也不斷提升。
西元706年"元明天皇"即位,
兩年後為了表彰"縣犬養三千代"從"天武天皇"以來的貢獻,
賜姓"橘宿禰",
並由兩兒子"葛城王-橘諸兄"與"佐為王-橘佐為"繼承"橘"姓。
後來"橘姓"從八色姓的第三等"宿禰"提升為第二等"朝臣",
因此橘氏一族也開始在朝廷的公卿貴族內佔有一席之地。
相較於"源氏"、"平氏"、"藤原氏",
"橘氏"一族發展的空間主要是以朝廷為主,
但基本上卻爭不過"北家藤原氏",
雖然在政治上不得志,
"橘氏"卻也出了不少文人、書法家、漢學家等。
此外在室町幕府初期的南北朝時代,
有一位名震天下且智勇雙全的大將,
並與"源義經"、"真田幸村"號稱為日本史上三大悲劇英雄的"楠木正成",
他就是"橘氏"的後裔。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源平之爭 第二部 日本姓氏(二) 蘇我氏的滅亡與八色姓制度 (3/18)~

六世紀初,
大和朝廷最有勢力的三個氏族分別是擔任"大連"的"蘇我氏"與"大臣"的"大伴氏"及"物部氏"。
西元540年,
"大伴金村"因為朝鮮半島南端的任那(にんな)事件處理不當而失勢引退,
這時形成了"蘇我氏"與"物部氏"對立的局面。
之後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
"蘇我氏"主張信仰佛教,
而"物部式"與"中臣式"則是主張原有的神道教,
兩派勢力嚴重對立。
西元587年,
"蘇我馬子"消滅"物部守屋"與"中臣勝海",
整個政權由"蘇我氏"獨攬掌控。


"蘇我馬子"除了將女兒嫁給"聖德太子",
並以外戚的身分干政,
西元592年"蘇我馬子"教唆"東漢直駒"殺害與其對立的"崇峻天皇",
擁立他的外甥女為"椎古天皇"。
西元593年"聖德太子"攝政,
但實權仍掌握在"蘇我馬子"的手中。


在這裡要特別提起"聖德太子"這位著名的政治家,
他在日本人心目中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
日本舊款鈔票一萬日元上的人像就是"聖德太子"的畫像。
他攝政的期間,
參照著中國的隋朝制度,
於西元603年頒布了"冠位十二階"、604年制定了"十七條憲法",
主要是建立以天皇為主體的中央極權制度,
並為日本的律令制奠定發展基礎。
此外他篤信佛教並為了振興佛法,
興建了法隆寺、四天王寺,
由於當時的政治中心在"飛鳥(現在的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一帶,
因此這個時期也稱之為"飛鳥時代"。

"蘇我馬子"死後,
其子"蘇我蝦夷"與其孫"蘇我入鹿"為了自身一族的權益而反對改革,
"蘇我入鹿"甚至蠻橫到殺了當時繼任天皇呼聲很高的"山背大兄王",
也就是"聖德太子"的兒子。
西元645年,
"中大兄皇子"(後來的第38代天智天皇)與"中臣鎌足"聯手,
暗殺了"蘇我入鹿",
其父"蘇我蝦夷"也在家中自殺。
這時"蘇我氏"算是滅亡了,
取而代之的是"中臣鎌足"一族。

<中臣鎌足畫像>

隔年的西元646年,
"孝德天皇"推動"大化革新",
"中臣鎌足"參與改革並逐漸掌握政權。
因為功勳卓著,
西元669年臨終時天皇賜姓"藤原(ふじわら)",
並由其次子"藤原不比等"繼承了"藤原"這個姓。

西元684年,
天智天皇頒布了"八色姓制度(やくさのかばね)",
也就是將姓分成"真人(まひと)、朝臣(あそみ・あそん)、宿禰(すくね)、忌寸(いみき)、道師(みちのし)、臣(おみ)、連(むらじ)、稻置(いなぎ)"八個等級。
其中"真人"是授予五世內的皇親;
而"朝臣、宿禰"則是授予原屬於"臣"姓、"連"姓的氏族。
像是"藤原"及之後出現的另外三個姓"源"、"平"、"橘"皆是屬於"朝臣",
所以像是"藤原"就變成了"藤原朝臣",
而"源"、"平"、與"橘"也就理所當然地變成了"源朝臣"、"平朝臣"、與"橘朝臣"三個姓。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源平之爭 第二部 日本姓氏(一) 氏姓制度 (2/15)~



要講到源氏與平氏的由來,
就要先探討日本的姓氏由來...

早期大多數的日本人是沒有姓氏,
只有貴族、士宦、武士、富豪、商人、大地主等有財力或是權勢的人才有姓氏。
西元1870年(明治三年),
明治天皇為了徵兵、徵稅等需求,
頒布了"平民苗字容許令(平民苗字ヲ許ス)",
只是大部分的人早就習慣沒有姓氏的生活,
因此效果並不彰。
到了西元1875年(明治八年),
明治天皇又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称義務令",
這次是強制規定全國的百姓必須要有姓氏,
並要向所屬的政府登記申請戶籍,
因此老百姓才開始以職業、宗教、地名、居住地、動植物等相關事物來作為其姓氏。
所以現在只剩下日本的天皇與皇族沒有姓氏,
一方面他們被視為神明的後代,
另一方面,
日本的姓是由地位高的人賜予地位低的人,
而天皇是地位最高的人,
當然就沒有人可以賜予姓給天皇及其皇族。

日本早期的姓氏,
始於西元4世紀中期的大和政權成立。
這個政權主要由大王(おおきみ)家族、大和(やまと;現在的奈良縣)、河內(かわち; 大阪府的東南部)及其週邊的豪族所組成,
豪族便以根據地或是職稱來作為整個家族集團的稱呼,
而這個同族集團的名稱便是"氏"。
像是以地名為氏的葛城氏(かつらぎ)、蘇我氏(そが)或是以職務為氏的大伴氏(おおとも;執掌軍事)、物部氏(もののべうじ;執掌軍事)、中臣氏(なかとみ;執掌祭祀)、忌部氏(いんべ;執掌祭祀)等。
此外政權的領導人稱之為"大王(おおきみ)",
"天皇(てんのう)"的名稱要到七世紀以後才會出現。
大王會賜"姓"給這些豪族或是朝臣,
對象是以整個家族為主,
也就是祭拜相同的祖先與具有相同血緣關係的同"氏"團體,
因此"姓"所代表的意義便是一種職務及在朝廷社會的地位。
簡單的說,
"姓"可以看成是一種爵位的賜與。


"姓"採取的是世襲制度,
在大王所賜的"姓"裏,
最重要的有臣(おみ)、連(むらじ)、伴造(とものみやつこ)、国造(くにのみやつこ)等姓。
其中像是葛城氏、蘇我氏屬於"臣"姓,
而大伴氏、物部氏、中臣氏、忌部氏、土師氏(はじ)等則屬於"連"姓。
此外在"臣"、"連"裏勢力最大的豪族稱之為"大臣(おおおみ)"、"大連(おおむらじ)",
如擔任"大連"的大伴氏、物部氏,
或是擔任"大臣"的蘇我氏。

從這看來,
日本"氏"的範圍比"姓"大。
然而在古代的中國,
卻是"姓"的範圍比"氏"大,
舉例來說,
中國早期是母系社會,
所以古老的"姓"幾乎都是女字旁,
像是姜、嬴、姬、媯等,
之後因為封國或是地名而衍生出其他的氏,
如姜姓的盧氏、許氏、崔氏等;
嬴姓的秦氏、趙氏、蕭氏等;
媯姓的陳氏、田氏、袁姓等;
或是姬姓的魯氏、馮氏等。
所以中國是"姓"在"氏"之前,
而日本,
則是"姓"在"氏"之後;
也就是由"氏"所組成的團體,
以"姓"來規範其職務尊卑的制度便稱之為"氏姓制度"。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源平之爭 第一部 NHK紅白歌合戰與料理東西軍 (1/15)~


源氏(げんじ)與平氏(へいし),
兩個具有日本皇室血統的武士家族;
其中源氏是以龍膽花為其家徽(家紋),
至於平氏的家徽,
則是取之於揚羽蝶的圖案。
或許很多人對這兩個日本姓氏很陌生,
但從平安時代(へいあんじだい)後期到的幕末江戶(えどじだい)時代的結束,
這七百年間的日本政權基本上都跟兩個姓氏密切相關。
尤其是源氏,
鎌倉初期的源賴朝三代將軍及創立室町幕府的足利氏都是源氏的後代,
到了戰國時代,
織田信長控制了日本的政權,
他號稱是平氏的後代。
二十年後,
日本的政權換成由德川家康來控制,
他則自稱為新田氏(源氏的一支)的後代。
因此,
源平的交替,
就像一種輪迴,
想要奪取天下的武士或是野心家,
莫不想辦法將自己的家世或是血源去與源氏及平氏扯上關係。

即使到現代,
源氏與平氏之爭仍然影響著日本人的生活.
每年12月31日是日本的除夕,
當天晚上NHK的紅白歌合戰也是日本人傳統過年幾乎必看的節目,
紅白歌合戰結束的時間是晚上11點45分,
接著就是倒數過年。
由於節目的收視率通常都高達40%~50%,
因此日本知名的藝人也都會積極爭取並參與這個節目的演出。
而紅與白的對抗,
除了會出現在日本的電視節目與電影外,
一些學校運動會或是各式各樣的競爭比賽,
也往往是分成紅白兩隊來互相較勁。
至於那麼多的顏色,
為什麼偏偏就是要挑選紅色與白色,
事實上,
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承襲了九百年前源氏與平氏之間的爭戰。
因為源氏軍隊的軍旗是白色,
而平氏則是鮮豔的紅色。

附帶一提,
在西元1180年時,
源賴朝在日本的關東成立了鎌倉政權,
並與關西京都一帶的平清盛政權相抗衡,
後來擅長騎馬的東國武士戰勝了擅長水戰的西國武士,
源氏政權第一次取代了平氏政權。
之後幾次大規模的合戰便往往以東西兩方來做為區分,
像是發生在西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山名持豐 vs. 細川勝元)與西元1600年的關原之戰(德川家康vs石田三成),
所以日本的美食節目"料理東西軍"或是旅遊節目"東西軍旅行團",
也可以說又是另一種源平對抗精神的延續...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新竹市開台進士-鄭用錫墓(二級古蹟)~


已故的台灣耆老林衡道先生著有"鯤島探源"系列的叢書,
全書共八冊,
主要是在介紹台灣各鄉鎮的歷史與民俗。
其中第一冊的部分介紹到了新竹,
裡面也提到了清代新竹最有名的兩個人;
一個是新竹第一大望族-林占梅,
另一個則是開台進士-鄭用錫。

關於這兩個人所留下來的遺跡;
林占梅的潛園,
興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西元1849年),
目前只留下寫著"潛園"兩個字的紅磚大門與八角井,
並隱藏於熱鬧的西大路與中山路交叉口的巷弄裏。
至於鄭用錫的"北郭園",
則是興建於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
在日治時代因為市區改正而被完全拆除殆盡。

當時"潛園"在新竹城內,
因此被稱之為"內公館",
而"北郭園"則是因為在城外而被稱之為"外公館"。
雖然北郭園已經蕩然無存,
但鄭用錫家族卻也留下許多珍貴的古跡。
若是去過新竹著名的小吃"鴨肉許"或是"黑貓包"一帶,
相信在附近的北門街上會看到一間古厝寫著三個大字"進士第",
這間二級古蹟就是鄭用錫的宅第。
鄭用錫在道光三年科舉高中進士,
是台灣的第一位進士,
因此也被稱為"開台進士"。
緊鄰著"進士第"旁的鄭氏家廟則是列為三級古蹟。
此外苗栗後龍鎮有座大型的清代古墓,
這也是全苗栗縣等級最高的古蹟-列為二級古蹟,
而古墓所葬的人就是鄭用錫父親-鄭崇和。

鄭用錫的墓坐落在新竹市,
目前列為二級古蹟,
沿著食品路轉進明湖路大約幾分鐘後就會看到新竹軍人公墓,
而鄭用錫的墓就在公墓側門一帶。







墓碑前的"石象生"左側(墓碑往外看的方向)依序是文石人、石馬、石羊、與石虎,
而右側則是武石人、石馬、石羊、與石虎,
此外再遠一點還有一對石刻的文筆望柱。

根據"大清會典"裡面的規定,
公侯伯及一二品官員的"石象生"有文武石人各一、與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一對;
至於三品官員則是少了文武石人,
而四品官員除了減去文武石人外還要再減去石羊一對。
由於鄭用錫的官位是從二品,
因此墓前才會看到完整的石象生。



附帶一提,
清代台灣官位最高的人是出生於嘉義的王得祿,
曾經擔任浙江提督,
並加太子太保官銜;
嘉義縣太保市的名稱便是來自於王得祿的官銜"太子太保"。
死後被追封伯爵,
由於官位高達一品,
因此他的墳墓是台灣面積最大的清代古墳,
目前也是嘉義縣唯一的一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