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台南孔廟旁的武德殿~


西元1895年(明治28年),
大日本武德會(だいにっぽんぶとくかい)創立於京都,
倡導武道的振興、愛國精神、大和魂等崇武思想。
之後日本統治台灣,
西元1906年(明治39年)正式成立大日本武德會台灣支部,
因此武德殿便在台灣的各大城鎮陸續興建。


台南的武德殿坐落在孔廟旁的忠義國小內,
屬於傳統的日式建築。

本來還有大弓場(射箭場)與場垛,
不過已經被拆除。

武德殿的屋頂屬於入母屋造與千鳥破風(出頂破風)形成的十字型複合脊頂,
破風與屋脊的交接處(脊吻)可以看到像是魚尾巴造型的鴟尾,
鴟尾的下方是六角形的梅鉢懸魚,
在角脊(垂脊)的尾端則以鬼瓦作裝飾。


台南武德殿是兩層結構的建築,
正面入口處的弧形屋頂是唐破風造型。


階梯一走上去是屬於二樓的主體空間,
東側是為劍道場,
西側則是柔道場,
入口的正對面則是神龕。


目前的武德殿是忠義國小的禮堂,
內部還可以看到在練劍道的學生。


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苗栗縣通霄鎮的通霄神社~


通宵神社位於苗栗縣通霄鎮的虎頭山上,
興建於西元1937年(昭和12年),
屬於無社格的神社,
主要祭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天照大神。

在台灣的神社裏,
超過九成的神社是祭祀著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七成左右則是開拓三神,
另外明治天皇與天照大神大約各是三成。
大部分的神社往往會祭祀著兩個或是兩個以上的神祇,
只有少數的神社只祭祀一個神祇。
首先先介紹排第一名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這位親王(生於西元1847年~卒於西元1895年)是日本的皇族,
在幕末的戊辰戰爭(西元1868~1869;明治元年~2年)中被東北方的奧羽越列藩同盟推舉為盟主,
也就是有著天皇稱呼的東武天皇;
只是沒多久就被代表著新政府(明治天皇)的薩摩長州聯軍所擊敗,
從此以"朝敵"的身分被軟禁在京都。
明治三年,
能久親王獲得特赦,
二十幾年後更以陸軍中將的軍階統率近衛師團(日本天皇的親衛軍)。
西元1895年(明治28年)台灣被大清帝國割讓給日本,
能久親王奉命帶著軍隊進攻正在頑命抵抗日本的台灣。
只是登陸澳底幾個月後便客死異鄉,
至於死因是戰死或是病死到現在仍是眾說紛紜。
這位親王後來被神格化,
並成為台灣大部分神社主祀的神祇。
另外排第二名的開拓三神(かいたくさんじん)則是日本神話裏代表著國土經營的守護神,
分別是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三位神祇,
由於具有國土開拓與經營的性格,
因此成為新領土的祭神。
天照大神則是日本天皇的始祖,
也是日本神道教裏最高的神祇。
至於明治天皇則是在國中歷史課本就提到過的人物,
他是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
親政後因為展開明治維新而讓日本脫胎換骨成為世界的強國,
死後被人民所尊崇並神格化,
最有名的神社就是位於東京都澀谷區的明治神宮。

通霄神社在日治時代隸屬於新竹州苗栗郡,
目前留存下來的建築結構有鳥居、社務所、參道、幣殿基座、主殿基座、石燈籠等。

神社位於通霄國中的後方,
首先會看到神社前的鳥居及右側的社務所,
在社務所的下方階梯旁還有兩三間日式的民宅,
只是看起來廢墟沒有兩樣。

至於社務所,
屋頂(屋根)是入母屋的樣式(造),

裡面看起來有住人,
保存的狀況尚可。


鳥居的部份目前殘存兩個,
皆是屬於神明鳥居,
在兩個鳥居之間的參道兩側是石燈籠。



穿過第二鳥居就是神社的拜殿,
不過原來的拜殿建築已被改建,
從屋頂兩側像是燕尾般翹起來的屋脊就可看出是屬於傳統的閩南是建築,
在拜殿的中央還有一個跟週遭環境不太搭配的圓形國民黨黨徽。

拜殿的後方是幣殿與主殿,
木造的建築物部分已經消失殆盡,
現在僅存著一些遺跡與石造的基座。

 


台北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


捷運淡水線的圓山站附近,
座落著一座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
這也是少數在台灣保存比較完整的日本寺廟,
寺廟的全名是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

臨濟宗是日本佛教的宗派之一,
除了臨濟宗外,
日治時期在台灣活躍的日本宗派還有天台宗、淨土真宗、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真言宗、華嚴宗共八宗十四派。
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是屬於臨濟宗妙心寺派,
西元1898年(明治31年),
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日本僧人德庵玄秀來台宣揚佛法,
在圓山的西側創建了這座佛寺,
西元1912年(明治45年)竣工完成,
是台灣唯一的"護國寺"。

西元1998年,
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被列為市定古蹟,
2005年到2008年之間進行大規模的整修,
樑柱上所塗抹上的紅色油漆由工匠以藥水洗除並恢復成原來木頭古樸的顏色,
此外也從京都訂製了三千枚左右的黑瓦,
整個工程花費了八千五百七十五萬元。

目前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僅存的日治時代建築及文物主要有大雄寶殿、鐘樓門、大砥石、石佛、石觀音、德庵玄秀的墳墓等。
大雄寶殿的屋頂屬於重檐的入母屋造,
屋脊末端有面目猙獰的鬼瓦裝飾。
捷運淡水線的圓山站附近,
座落著一座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
這也是少數在台灣保存比較完整的日本寺廟,
寺廟的全名是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

臨濟宗是日本佛教的宗派之一,
除了臨濟宗外,
日治時期在台灣活躍的日本宗派還有天台宗、淨土真宗、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真言宗、華嚴宗共八宗十四派。
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是屬於臨濟宗妙心寺派,
西元1898年(明治31年),
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日本僧人德庵玄秀來台宣揚佛法,
在圓山的西側創建了這座佛寺,
西元1912年(明治45年)竣工完成,
是台灣唯一的"護國寺"。

西元1998年,
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被列為市定古蹟,
2005年到2008年之間進行大規模的整修,
樑柱上所塗抹上的紅色油漆由工匠以藥水洗除並恢復成原來木頭古樸的顏色,
此外也從京都訂製了三千枚左右的黑瓦,
整個工程花費了八千五百七十五萬元。

目前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僅存的日治時代建築及文物主要有大雄寶殿、鐘樓門、大砥石、石佛、石觀音、德庵玄秀的墳墓等。




大雄寶殿的屋頂屬於重檐的入母屋造,
屋脊末端有面目猙獰的鬼瓦裝飾。

至於斗拱則是禪宗樣式,

比較特別的是在角落的斗拱間還有往外下垂的"尾垂木",

斗拱與斗拱之間還有日本建築常見的"蟆股"(倒U字型的圖案)。

柱與柱間有虹樑籍貫木相連接,
角落的末端則以木鼻的雕飾作為收頭。

基座的部分由是六角形龜紋的石頭所砌成,
石欄杆上刻著奉獻者的名字。



鐘樓門的屋頂是單檐的入母屋造,
破風板中央有懸魚構造,
在屋脊末端亦有鬼瓦作裝飾,
鬼瓦上面還看得到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的"二文字三星"家紋。

若是對日本戰國武將有一些認識,
對於西國霸主毛利元就的家紋"一文字三星"並不會陌生,
當時元就的身邊有一位得力的重臣-兒玉就忠,
兒玉源太郎就是他的末裔。
另外在二樓的部分設有欄杆,
欄杆末端則以銅質類似寶珠的結構包覆(擬寶珠)。

寺廟後方有許多石造的古物,
像是地藏王菩薩、托手石觀音。


走上階梯是由一些石椅、石塔、榕樹所構成的廣場,






除了幾尊歷史久遠的石佛,
護國禪寺的創立者德庵玄秀墳墓也座落在廣場的另一側,

一旁的石碑上刻著兒玉源太郎為德庵玄秀墳墓所寫的碑文:
"明治卅九歲七月秋四日薨去  
  前台灣總督 陸軍大將伯爵 兒玉源太郎  藤園"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新竹縣五峰鄉的十八兒神社~



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的五峰國小前,
階梯上立著一座水泥的鳥居,
這座鳥居也是十八兒神社(十八兒祠)目前所看得到的遺跡。


西元1927年(昭和2年),
十八兒祠完成了鎮座儀式,
主要是祭祀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不過隨著戰亂、人為的蓄意破壞、歲月的侵蝕等,
目前社殿、石燈籠、狛犬等神社的基本建物都消失殆盡,
殘存的部分只剩下部分的參道與鳥居。


十八兒祠的鳥居是屬於"明神鳥居",
其他像是嚴島神社(世界文化遺產)、明治神宮、鶴岡八幡宮的鳥居都屬於這一類型。

<神奈川縣鶴岡八幡宮鳥居 2010年攝於日本>

<東京明治神宮鳥居 2010年攝於日本>

<上野花園神社鳥居 2010年攝於日本>

"明神鳥居"的特色是最上方的橫木往上彎曲,
而這根橫木又可分成上下層,
上層稱之為"笠木",
下層則稱為"島木"。
另外在"笠木"與"島木"的下方還有一根橫木,
稱之為"貫",
"貫"與"島木"的中間連接著一個類似匾額的結構,
其名稱是"額束"。

除了"明神鳥居",
另一種形式的鳥居則稱之為"神明鳥居"。
其構造比"明神鳥居"更為簡單,
兩根巨大的橫木搭配著兩根垂直地面的柱子。
台灣神社的鳥居以"神明鳥居"形式居多,
像是通霄神社、日本的靖國神社等。
<苗栗通霄神社鳥居 2009年攝於苗栗>

<東京靖國神社鳥居 2010年攝於日本>


 


 


沿著鳥居的階梯走到盡頭已經看不到神社的其他遺跡,
唯一的建築物就大概只有被群山與雲霧環繞的五峰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