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與輪王寺大猷院~


輪王寺大猷院位於日光東照宮的西邊,
是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長眠之地。
三百五十九年前,
德川家光病逝,
他的遺言就是"死後也要侍奉東照大權現(德川家康的死後神號)"。

進入大猷院前會先看到兩尊紅色金剛力士雕像的仁王門,
仁王是佛寺中常見的門神,
像是在台南市竹溪寺(稱為哼哈二將)或是開元寺(稱為唏哈二將)的山門兩側就是仁王雕像。
在仁王門左邊緊閉著嘴的是哼將(吽形),
又稱為"密跡金剛力士";

右邊張開著大嘴的則是哈將(阿形),
稱之為"那羅延堅固王"。


穿過此門後,
右手邊是御手舍,
天井上的龍是由十七世紀江戶時代著名的畫師狩野安信(號永真)所繪。

御手舍再過去是成排並列的石燈籠與人界庭園。


人界庭院的左側是二天門,
唐破風造型的門上掛著大猷院三個字的匾額,
是由後水尾天皇親自書寫的,
而大猷院也正是德川家光死後的諡號。

二天門的名稱主要是源自於大門正面的兩個天王,
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及西方廣目天王,
若再加上南方增長天王及北方持國天王就是常聽到的四大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代表著"風",
東方持國天王代表著"調",
北方多聞天王代表著"雨",
西方廣目天王代表著"順",
四大天王的雕像在台南市開元寺或是法華寺也看得到。
此外若是常看日本的大河劇或是歷史劇,
像是去年播出的"天地人",
會在上杉謙信的軍旗上看到一個大大的"毘"字,

這個毘字(相同於'毗')指的就是毗沙門天,
是日本的七福神之一,
也是日本武將祈求武運的武神之一,
事實上毗沙門天就是四大天王之首-北方多聞天王。
在二天門的背面兩側還有兩座雕像,
一看就知道是風神與雷神。



介於二天門與夜叉門的參道兩側分別是相互對望的鐘樓與鼓樓,


再走下去就是夜叉門,
門的正面與背面共有四尊夜叉守護著此門,




因為門上的雕刻樣式是以牡丹花為主,
所以又稱之為牡丹門。


夜叉門一帶有33對青銅燈籠,
是由當時最有權勢的諸侯所奉納。


在大猷院的內部就是拜殿與本殿,
由於到處是貼著金箔與搭配著精細的雕工,
因此也顯得華麗而精緻典雅。




本殿的右側是皇嘉門,
也就是奧院,
裡面是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長眠之地。

據說德川家光在即位的時候,
曾經當著所有諸侯的面以強勢語氣說道"我天生就是將軍"。
他的霸氣在任內也鞏固了武家與幕府制度,
並嚴格地鎮壓基督徒與其所衍生出的島原天草之亂,
繼之擴大為持續兩百多年的鎖國政策。
此外大興土木,
將日光的東照宮拆掉重蓋,
祖父家康與父親秀忠兩代所累積的幕府積蓄被他消耗殆盡。
然而在政治上勤政愛民,
任用了許多賢能的官吏,
因此歷史上的評價還算是不錯。
死後為了陪伴他敬愛的祖父-德川家康,
所以長眠在日光東照宮的附近。
德川幕府的十五位將軍有十三位是葬在東京市區,
只有這兩位將軍,
德川家康與德川家光,
三百多年來,
祖孫兩人在日光的山上,
一起靜靜地守護著關東八州。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來自薩摩的篤姬與江戶城~


2008年的NHK大河劇-篤姬(あつひめ),
是少數以女性為主角的大河劇。
然而這部大河劇也創下近十年來最高收視率的大河劇,
前面12集故事的重心大部分是以九州(尤其是薩摩藩所屬的鹿兒島)為主,
之後重心就轉移到現在的東京-也就是當時的江戶城。

篤姬在江戶住了三十年,
成為第十三代將軍-德川家定的夫人(御台所(みだいどころ)一年九個月後就守寡,
名號也變成了天璋院。
之後接連發生大政奉還、戊辰戰爭等關鍵性的倒幕事件,
德川幕府走向滅亡,
而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也變成了亂臣賊子。
為了不讓江戶城再度淪為戰場及保存德川慶喜的性命,
天璋院及第十四代將軍的正室靜寬院宮(和宮;明治天皇的姑姑)透過關係向倒幕派求情,
其中也包括自己曾經所屬的薩摩藩與朝廷。
西元1868年,
代表朝廷的征討大總督參謀-西鄉隆盛(吉之助)與幕府的代表-勝麟太郎(海舟)完成談判,
五月三日,
江戶城無血開城(むけつかいじょう),
德川慶喜保住一命,
長達兩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也宣告結束。

德川家族撤出江戶城後,
西元1869年的明治二年,
明治天皇將皇室從京都遷至江戶,
從此江戶更名為東京,
天璋院也選擇留在東京一帶安享晚年。

現在的江戶到處是高聳林立的高樓大廈,
然而仍是有許多當時的建築物被保存了下來。


<江戶城的天守台;天守閣的石壁基座>

<大番所與百人番所一帶>

<富士見櫓>

像是當時篤姬與將軍所居住的江戶城,
城中心的本丸、大奧、表、二之丸、三之丸構成了現在皇居的範圍,
四周的城牆、城門、護城河幾乎是完整的保留下來;
現在仍然可以看到篤姬劇中經常出現的大手門或是井伊直弼被暗殺的櫻田門。
<江戶城大手門>

此外在皇居北邊的靖國神社與九段坂公園分別會各看到一座銅像,
若是有看過另一部NHK大河劇"宛如飛翔(翔ぶが如く)",
相信對劇中的人物大村益次郎及大山巖並不陌生,
這兩位皆是幕末及明治維新時代非常重要的人物。
<靖國神社與長州藩士-大村益次郎銅像>


靖國神社內的大村益次郎銅像是穿著武士裝扮的造型;
至於九段公園的大山巖銅像,
事實上他是西鄉隆盛的從兄,
則是騎著馬的軍裝造型。
<薩摩藩士-大山巖;在"宛如飛翔(翔ぶが如く)"裏常跟西鄉從道(信吾)混在一起的彌助>


在"篤姬"及"宛如飛翔"劇中戲分很重的西鄉隆盛,
他著名的銅像就是位於東京的上野恩賜公園內。
<薩摩藩士-西鄉隆盛(吉之助)>

西元1877年,
西鄉隆盛發動日本最後一場的內戰-西南戰爭,
最後薩摩軍敗給了政府軍
西鄉隆盛切腹自殺。
20年後的西元1897年,
他的銅像在上野恩賜公園落成,
之後像是梁啟超等許多名人都曾來參拜過這座銅像。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日光市東照宮的德川家康墓所~

德川家康的墓所稱為奧社,
位於日光東照宮本殿後方的山上,
前往參觀需要再花費520日圓購買"奧宮參拜卷"。


首先在拜殿的右側會看到眠貓,
這裡是前往奧社的入口,
稱之為東回廊潜門,
眠貓就位於門口的支撐飾板上。



穿過東回廊潜門後,
就會看到207個石階。

石階的兩側是聳立參天的杉木林,
快到奧社時,
在路旁還立著一塊木牌,

上面文字的意思是:
人的一生就像是背著重物遠行,切勿急躁~
看了之後也令人會心一笑。

石階的盡頭是一座青銅鳥居,
進入鳥居便是奧社拜殿,
而德川家康的長眠之地位於拜殿後方。


家康公逝世於西元1616年,
享年73歲,
死後被神格化,
神號是"東照大權現"。

在他病革之際,
召來了最親近的兩位高僧"天海"與"崇傳"及左右手"本多正純",
對著他們說交代遺言...
 "希望在我死之後先將遺體葬在駿河久能山(位於靜岡縣靜岡市)上, 
  葬禮選擇在江戶的增上寺舉行,
  並在故鄉"三河"的大樹寺裏豎立起我的牌位。
  一年後在日光(栃木縣日光市)另建一座小廟,
  到時再將我的靈柩遷移過去,
  讓我的魂魄能夠永遠鎮守著關東八州。"


在高五米的銅寶塔下,
就是德川家康的靈柩。
他最愛的孫子-三代將軍德川家光,
也在不遠處的輪王寺大猷院裏陪伴著他。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靜御前與鶴岡八幡宮~


在鎌倉市的鶴岡八幡宮東側,
一株櫻樹旁立著一塊木牌子,
上面寫著"靜櫻 靜御前終焉之地 福島縣郡山市",
其中"靜御前"指的就是義經的愛妾-靜(しずか),
至於御前(ごぜん)則是對女性的尊稱。


靜(しずか)是京都跳白拍子的舞女,
而白拍子是流行於平安末期與鎌倉時代的歌舞。
在跳白拍子時,
女性的舞者通常是女扮男裝,
身著白色或是淡色的水干、深紅色的長袴、戴著金色或是黑色的烏帽子、腰間配著白色刀柄的太刀,
隨著音樂與節奏旋轉並揮舞著扇子,
搖擺的長髮與揮動的寬袖構成了優美的舞步。
每年四月在鶴岡八幡宮舉行的鎌倉祭(鎌倉まつり),
靜之舞(静の舞; 白拍子)是祭典內的幾個重頭戲之一。

十二世紀末的平安時代末期,
"靜"因為有著熟練精湛的舞步而成為白拍子的佼佼者。
源義經在取得了壇之浦海戰的勝利後,
於凱旋歸返的途中巧遇了"靜",
從此兩人相戀,
但也開始了"靜"的悲慘一生。

"狡兔死,走狗烹",
正是源義經生命中最後四年的寫照。
西元1180年他與兄長源賴朝在黃瀨川相認,
兩人在感動的淚水中立誓要一起振興源氏家族。
五年後,
被譽為戰神的義經徹底消滅平氏政權,
助他兄長取得天下,
然而勝利的喜悅並沒有維持太久,
源賴朝心中的忌妒與猜疑取代了手足之情,
從此義經被迫與兄長決裂,
接著四年他只能選擇與'靜'及一干家臣流亡。


從京都逃到及吉野山的路途上,
"靜"因懷有身孕而體力難以負荷,
因此義經派遣五位隨從保護她下山躲藏,
並將身上的財物與一面小鏡給了她,
希望她在梳洗時看到這面鏡子就會想起無法陪伴在身旁的義經。
只是義經一離開後,
那幾位隨從不但洗劫了"靜"身邊的財物,
還將她丟棄在滿是冰天雪地的山谷中。

所幸虛弱的"靜"被山中僧侶所救助,
也暫時逃離了鬼門關。
然而當山僧知其身分就將她送到京都的北条時政那裡,
而北条時政是源賴朝的丈人,
因此她又被轉送到位於關東的鎌倉,
也就是源賴朝的大本營。


一送到鎌倉後,
"靜"要面對的是源賴朝無情的審問與等候處置的不安。
剛好那時鶴岡八幡宮前的廣場新落成,
而"靜"又是非常知名的白拍子舞者,
因此源賴朝的夫人要求她在新廣場表演白拍子舞。
懷孕的"靜"身體雖然虛弱不已,
但她仍咬緊牙根換上舞衣在廣場上翩翩起舞,
那一天是西元1186年的4月8號(日期是舊曆;換算成國曆的日期差不多是五月份)。
伴隨著淚水與種種委屈,
對愛人思念的歌聲也在揮舞扇子中傳唱出來:


大意是"吉野的山頭遍佈白雪,思念著伊人(當然是指義經)何時能歸來..."

正在觀舞的源賴朝頓時臉色大變,
"靜"擺明就是當著大家的面不給他面子,
盛怒下之遂興起殺念;
然而一旁的夫人政子卻說道;
"當初我陪伴在伊豆流亡的你也是懷著這樣的心情...",
源賴朝聽了之後怒氣才告化解,
也因此饒了"靜"一命。

幾個月後,
"靜"終於辛苦地產下一個男嬰,
源賴朝獲悉後下令將剛生下的小男嬰沉入由比ヶ浜(ゆいがはま)的海裏,
傷心欲絕的"靜"被送往京都,
之後就在幾個眾說紛紜的地方結束其悲慘的一生~

現在的鎌倉市鶴岡八幡宮是熱鬧的旅遊景點,
週遭的若宮大路及小町通林立著土產店、餐廳、紀念品店等各式商店。

若宮大道上有三座鳥居,
形式上屬於明神鳥居(台灣看到的幾乎是神明鳥居),
介於二之鳥居與三之鳥居間的葛段上種植著成排櫻樹,
三月底到四月間是櫻花盛開的季節。
走進三之鳥居後會看到兩座池子,
左邊的池子是平家池,
右邊則是源氏池。


再往前走會就會看到紅色的舞殿與鶴岡八幡宮,
不過這個舞殿並非"靜御前"表演白拍子的地方,
當年的場所是位於舞殿右後方的若宮迴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