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8日 星期三

三個主要民族與四個語系~(4/7)





新加坡是個多民族國家,
其國語為馬來語,
行政及通用語言為英語,
官方語言則是馬來語、華語、淡米爾(印度北方的語言)、與英語。
加上各民族會有群聚的特性,
因此在某些地區不論是商店建築或是當地的居民,
會讓你有一種置身在另一個國度的感覺。
像是在小印度一帶,
看不太到熟悉的華人面孔。
取而代之的;
是人來人往的黝黑印度人。
而走在甘貝爾巷(Campbell Lane)或是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上,
看到的是散發著印度風格的手環店、沙龍店、家居飾品店、餐館等商店
甚至還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印度教興都廟。
同樣的情形也可以在武吉士(Bugis)的阿拉伯街(Arab Street)或是巴耶利巴(Paya Lebar)的芽籠士乃(Geylang Serai)看得到,
只是現在由印度人換成了馬來人。
因為信仰伊斯蘭教的關係,
也會多看到一些披著長袍及面紗的女性穆斯林,
此外也會看到有著金色圓頂的清真寺。
而不同族群間也有著不同的禁忌,
馬來人多信奉伊斯蘭教,
因此不食用豬肉。
而印度人因為印度教的關係,
所以不吃牛肉。
另外馬來人跟印度人都是用手抓飯,
一旁還有一杯檸檬水可以洗手。
因此看到坐在旁邊的馬來或是印度人用手抓著米飯放入嘴裡的時候,
說真得不要覺得奇怪,
因為他們也可能覺得華人拿筷子吃飯才是奇怪的一件事。


2007年2月27日 星期二

新加坡的整齊與秩序~(3/7)







我想新加坡給人的第一個印象,
就是整齊與秩序。
尤其是有超過八成以上的人住在屬於政府的組屋,
因此在路上總是會看到排列整齊且顏色一致的組屋社區。
此外不管在動物園、捷運、商店、公車站等公共場所,
新加坡人也總是規規矩矩的排隊。
而亂丟垃圾、隨地吐痰、任意穿越馬路等也都是要被罰款的。


 


然而新加坡之所以能維持著整齊與秩序,
其所依賴的便是嚴刑峻法。
此外新加坡人民所享有的政治權利及自由也遠不如台灣,
到目前仍是由人民行動黨以專制的手段來控制所謂的民主體制。
也因此新加坡的媒體及人民的言論也就受到某種程度的打壓與限制。
所以打開電視收看新加坡的節目
我想...第一個印象就是呆板及缺乏變化吧!


 


新加坡的捷運跟台北的捷運差不多,
只是廣播系統都是以英文為主。
在公車站可以看到排列著整齊的公車站牌,
而不像台灣的站牌總是凌亂且顯得有些破舊。
只是坐上了公車,
卻沒有資訊可以告訴乘客目前所行駛的站別為何,
只有去問司機才知道下車的地點及公車行駛的位置。
然而這一點在台灣的都會區裏就做得比較貼心,
像是在台北或新竹市搭乘公車,
車廂內總是會有一個紅色的LED顯示板提示著目前所行駛及下一個停車的站別。


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獅城的煙火與美食~(2/7)







新加坡因為華人佔大多數,
所以農曆過年時全國也會放假。
今年剛好在新加坡過農曆年,
也如同台灣,
當除夕夜結束迎接新的一年時,
震耳欲隆的煙火也此起彼落地在濱海藝術中心(當地人暱稱為"大榴槤")上空綻放。
而整個濱海藝術中心聚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及敲鑼打鼓的民間團體,
熱鬧繽紛的場面也忘了自己身處在國外。


新加坡的商店及住家劃分的很清楚,
因此小吃都集中在美食中心(Food Centre)。
全島的美食中心超過120座,
其中比較有名的如:
老巴剎(Lau Pa Sat)、紐頓(Newton)、竹腳(Tekka)、牛車水(史密斯街)、Maxwell等美食中心。
每個美食中心的都有其建築風格,
所賣的美食也都有其風味特色。
像是老巴剎的馬來沙嗲、紐頓的海鮮螃蟹、竹腳市場的印度小吃等...。
一般而言,
華人風味的美食有:海南雞飯、肉骨茶、炒粿條、炒菜頭粿、蠔煎、福建蝦麵等。
印度風味的美食有:印度煎餅(拉餅)、拉茶等。
馬來南洋的美食有:沙嗲、叻沙、囉惹、娘惹糕等。
而隨處可見的甘蔗水也值得一試,
喝起來比起台灣的甘蔗水來得清香,
味道也比較不會那麼甜。
不過記得要隨身攜帶一些面紙或是濕紙巾,
因為一般的美食中心是不供應這些東西的。


2007年2月24日 星期六

新加坡的簡介~(1/7)



在台灣的南邊,
有一個小島介於印度洋、麻六甲海峽、與南中國海之間。
有著與台灣類似的華人文化,
卻又夾雜著南洋馬來與印度的風格特色,
那就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


新加坡距離赤道只有137公里,
從台灣搭乘飛機到新加坡約需要4個小時。
東西長42公里、南北長23公里,
總面積約697平方公里,
整個國土面積相當於大台北市區。
因為靠近赤道,
氣候顯得潮濕悶熱,
是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
氣溫平均溫度約在攝氏24到32度之間,
12月到2月間是雨季;6月到9月則屬於乾季。
在這兩個季節交替之際,
常常早上是艷陽高照的晴朗天氣,
但下午過後卻又突然下起了雷陣雨。


 


新加坡人口將近450萬,
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
其中77%的比例是華人,
馬來人占了14%,
印度人則佔了8%。
彼此共通的語言是英語,
因此在新加坡的捷運站或是許多的標示說明,
基本上都是以英文為主。
若是碰到華人,
國語(北京話)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
而說台語(福建話)也是另一種拉近距離的溝通方式,
因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華人會說上一口流利的福建話。